留澳5年,华男不禁感慨:怪不得大家来澳工作后就不想走了...
主人公小陈今年27岁,五年前来澳洲读书,然后再移民、留澳工作。他先来谈谈20多岁左右,三大类年轻的新移民生活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网络)
一、励志奋斗型
首先先要普及一个观念——出国并不一定意味着家境富有。其实大部分学生也是普通家庭的小孩,有机会出国读书,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澳洲绿卡。有绿卡之后我们最开始需要解决的就是工作。
职场就是竞技场,在职场上和你竞争的可不只是你的这些中国同胞。有主场作战的澳洲local、有口音很重但是英语确实很好的印度人、还有英语更好的欧洲人民。
还有一个需要解释一下的,澳洲最大的移民群体不是中国人、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国人。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看澳洲移民局每年出的移民分析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
上面的这些竞争对手有的比你英语好,有的比你有社会关系,而我们很多中国朋友在应聘的时候,只能给人家提供一个雅思成绩单。可想而知我们在职场上的尴尬,除了笔试的成绩单,我们还需要一个东西来证明我们的英语水平。而那些本地的土著,英语技能是与生俱来的。
说了这么多中国求职者的劣势,是不是中国人在澳洲很难找到工作?当然不是!
那么很快能找到工作的人有什么特点?来分析一下:
1)综合素质
读书期间就有做过与工作相关的实习,除了具备理论知识,还有具体做项目的能力。
2)社交圈子广
读书期间那些去做学生会的,去教会的,或者积极参加一些活动的人,这些圈子对于未来找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身边无数人都是朋友介绍了一个面试机会,然后拿到offer。
3)奋斗不止
我听过很多流言,如“澳洲工作很难找”,“华人在外面不好找工作”“没身份就没法找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就没法找工作”等等。
这些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绝对不能成为找不到工作的借口。如果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就尽快去弥补,就一定能找到工作。
举个实际的例子:我有个朋友是学EE的,一直想找一个相关的工作,找了三个月还没有找到。他开始发现不能太任性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了,就先找了一个小公司做IT Support。
在工作之余他在不断地投递简历,针对每一个应聘的公司,都把自己的简历做有针对性的修改。在小公司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电子工程相关的心仪工作。
历时了大半年,这个是我朋友里面找工作最久的。只要努力找,是一定没问题的!这一点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了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以后,中国人嘛,就开始往买房、买车的路数上开始走了,慢慢也就稳定了。
二、二代型
现在的官二代在国外其实很低调的,没有像新闻里说的什么豪车、飙车之类的,如此高调的人早就作死弄死自己了。
其实身边遇到的都是比较低调、谦虚的。这个二代他们其实是一群同龄的小孩从国内过来,他们的家长应该在同一个系统下,所以他们内部也有小的等级。
二代们,自然不可能去打工、上班,大多用国内的关系做一些中澳贸易上的小生意,或者有些资本在澳洲投一些项目,赚点钱。
澳洲社会很平等,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你就算超级有钱其实看起来也就那样了。所以在这边和土豪相处是很舒服的。
不像国内,去个豪华点的餐厅,打开菜单能把你吓个跟头,那边很豪华的法餐,一般也就300澳币一位吧。在澳洲上班的,两天工资就能消费得起,所以,压力真的没那么大。
三、宅男宅女型
最后谈一下,吃政府福利类型的,我认识的就有一个。一般来说,他现在已经走出来了,找了一份会计工作,一年大概也有5万澳币了吧。
曾经的他就是24k纯宅男,他的作息跟室友们基本都是反的。他白天很多时候都在睡觉,下午3、4点醒吧,然后打开冰箱,看看有没有牛排,自己煎一下,然后拿到房间去吃。
下午6、7点我们几个室友回家了,会把他从房间里叫出来,聊聊天,吃点东西。晚上他又会在房间里玩电脑,看电视弄到凌晨3、4点,然后才去睡觉。
关于他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澳洲的社保Centrelink,澳洲算是高福利的国家,失业的人每两个星期可以领取$527.6。(折合人民币大约2635元,看看,人家失业人口一个月低保都是5200元,即使在北上广工作一段时间的人都不一定有这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