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个商场的功夫,整个中国旅行团就惹上了大麻烦!这些平时不以为意的习惯,千万别带出国!(组图)
昨天有一则新闻
相信大家可能都看到了
一个中国旅行团去美国旅游,
团队中,7岁男孩被独自留在商场,
其他团员及导游竟然自行去购物了……
这种看起来不算什么事儿的行为,
其实已经违反了当地法律。
7月30日下午3点左右,
一名华裔王女士正和女儿
在纽约Saks Fifth Avenue商场购物。
忽然,背后传来一句“阿姨您是中国人吗?”王女士转过身发现是个小孩子。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小男孩是跟着旅行团来到美国的。到了商场之后,导游交代了集合时间便离开了。孩子本来在五楼休息,一不小心就睡着了。没想醒过来发现房卡弄丢了,身边一个熟悉的面孔都没有。
而且小男孩还不会说英语,因此无法向他人求救,直到遇到王女士。好心的王女士找到商场负责人,大家齐心协力不仅找回了房卡,也找到了旅行团导游。
虽然最终万幸没出什么事,但在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的异国他乡,落单好几个小时,7岁的小孩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状态,旁人恐怕是很难体会的。
此外,根据美国法律,凡12岁以下的儿童都需要有家长看护与监管,不可以独自留在家中或者独自上街。任何危害儿童安全和身心健康的行为都会遭到刑事起诉,无论国籍如何。
其实,并不只是在美国,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新西兰,也会有严重的后果。
14岁以下孩子不能无人看顾
已经在新西兰生活过许多年的家长,可能都很了解——在新西兰,14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留在家里。
然而也别以为不单独留在家里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更危险——那就是把孩子留在车里,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大家或许都注意到,这几年每到夏天都会有“孩子留在车里,被热死”之类的新闻,让人看得十分揪心。
尤其是近些年,夏天的热浪一年狠过一年。
为了给父母展示这种情况的可怕影响,专家们用实验证实了——在27度的室外,汽车仅仅晒10分钟,就可以升温8度;即便室外气温只有凉爽的23度,20分钟后,晒在太阳下的车,内部也可能达到40摄氏度高温。如果汽车被这样暴晒1个小时,车内的气温就会达到60摄氏度。
图中温度为华氏度 换算成摄氏度分别为24和40度
在这样的高温下,孩子及容易患上危险的高热病(hyperthermia),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造成心率失常和呼吸不畅;如果再继续热下去,小孩的皮肤可能褪色,同时器官衰竭,最后死亡……
或许,许多80后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好忙,有时候门一锁,就把孩子留在家里,觉得在家里不会有什么危险,甚至留下孩子单独睡一整夜。
甚至现在还时常有类似新闻报道——年幼的孩子在家,翻窗坠落,轻者受伤,重则身亡……
国内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不得将年幼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然而如果在海外,无论是短期旅游,还是长期旅居,请千万千万不要出现这样的疏忽!
其实,在海外,因为文化背景、传统习俗、日常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一个不留神就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华人老大爷摸了别人家的宝宝
就在不久前,新西兰媒体都被一个华人老大爷的举动吓得不轻。
去年8月,一位Ren姓老大爷堂而皇之地在泳池更衣室里,对着陌生的男宝宝,做了件十分出格的事情——当着男宝父亲的面,老大爷先弹后摸男宝的生殖器……
这名父亲大惊失色,立马报警。而在上个月的庭审中,老大爷家人出示了一份文化背景报告,解释“触摸孩子的阴茎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喜欢的方式”,而Ren的辩护律师也表示,Ren的行为不具有危险性。
最终,法官接受了这种说法,判处79岁的老大爷向男宝父母道歉,并赔偿1000纽币的精神损失费。
虽然最终老大爷因不存在性动机而被无罪开释,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在新西兰是触犯法律的。
而且这种文化解释,怎么说呢,对中国文化和华人形象,恐怕不算什么好的宣传吧。
要说老大爷年纪大了,上上辈人的观念比较老旧,或许还有人认为情有可原。但有一些爱,真的是万万不可……
没有边界感的父爱,没眼看
这种没有边界感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华人独有的。
去年,韩国一档节目上,就曾曝光过一个十分极端的案例。
15岁的女儿已经上高中了。她在节目里自述,尽管自己已经是个大姑娘了,父亲还要帮她洗澡,甚至动不动用舌头舔自己的脸,伸手摸自己屁股,出门在外还要牵着手等……但身为父亲,却总强调“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的身体也是我的”
左一为父亲,中间是大女儿,右边是小女儿
这种这么越界的父爱,真的太过火了。要是发生在新西兰,真的很难想象。
除此之外,育儿领域之外,
也有不少雷区是要注意的。
跟男朋友吵架,被送进精神病院
大家或许还记得2017年有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帖子——《对男朋友发火后,他送我进了精神病院》
帖子中,一个在美留学的华人女生自述:因为跟美国男朋友吵架,情绪激动之下摔了个杯子;一时激愤竟然捡了碎片划伤自己,本意是为了引起美国男友的关注,却吓得他当下报警。
接下来,男朋友冷冷地看着她被几名壮汉抬走自己。后来,题主被送往一个机构——精神病院,进行强制72小时观察,最终还需要别人签字才能出院,出院后还需支付了三万多元人民币的医疗费用……
事后想想,题主或许当时情绪的确过于激动,在美国男友看来有严重的自虐甚至自杀倾向,才会找来警察处理。同样的,在新西兰,如果自己对自己造成威胁也会被警察密切关注,甚至送往医院观察。
要说这个例子是因为双方文化差异太大,那么下面这个就有点哭笑不得了。
夫妻吵架,引来警察执法
去年春节,张女士和丈夫一起前往纽约旅行,本该是一段欢乐时光,却没想到在回国前夜除了点幺蛾子。
事发当晚,张女士和丈夫因为一点小事,在酒店外面发生激烈争吵,俩人情绪上来之后,谁都不让谁,一时之间竟推搡起来。
哪想到,路人却在这时报了警。警察到了之后以家庭暴力罪名将男方拘捕,第二天还需要经过保释、出庭、聘请律师等一系列耗时费钱的司法程序。
这件事后来还惊动了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
夫妻吵架被路人报警,其实在国外还挺常见的。
在新西兰尤为如此,因为当地家暴问题比较严重,当发现一个家里传出吵闹,摔东西声音时,很容易被认为是家里发生家暴问题,一些热心民众都会打111报警的……
或许,在我们的习惯中,总认为“床头打架床尾和”、“自己的孩子,还打不得吗?” 在我们的文化中管教孩子、夫妻吵架之类的事情是家事、私事,别人无权干涉。
但往往在海外,界定方法或许不一样,一旦涉及到abuse、暴力等问题,都属于公共领域。所以要时刻牢记,无论是什么关系,夫妻也好,情侣也好,家长与儿女也好,亲密朋友之间也好,以下3种情况都在法律约束范围内:
没有人有权利对他人发起攻击;
没有人可以在没有获得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与之发生性接触;
没有人有权利使用恐吓威胁或者心理游戏,来控制对方。
一些华侨华人、留学生、甚至境外旅游者,在海外生活,由于不适应、不了解、不融入,或许会引发想像不到的麻烦。
今天只想提醒大家,
切莫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惹上麻烦事;
尤其是在暑假这样的旅游旺季,
带孩子出境的家长更要注意各种细节。
希望大家在海外,都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