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广泛憎恶?修养对孙杨这样的顶级运动员有多重要(组图)
“中国体育史上,从未有一个运动员如此引发别人的广泛憎恶。”
我的前同事、体坛周报驻意大利资深记者王勤伯如此说孙杨。
虽然有心理预期,但他的这个断语还是令我有些吃惊。既然仲裁结果还没出来,程序正义就是政治正确,先不讨论血样瓶的事情了,说说最近,孙杨“惊句”连连。
一是吐槽大会,他这么嘚瑟:“霍顿 盖伊,你们游得再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
一是微博上,他喊话说,要给主检官颁发一个“2019年度最具杀伤力人物奖”。
我注意到,有几篇孙杨负面评论的文章下面,有显示“有个性”、“他都牛逼成这样了,需要你来指点吗”……类似这样挺孙的评论,为数不少。
所以如果我在这里用词不够谨慎的话,分分钟就会被围攻。我只是想单纯讨论一下,孙杨在公域的这些言行,是不是和一个叫做“修养”的词有关?
1
今年7月23日,在孙杨夺得2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老对手霍顿拒绝和孙杨合影。孙杨在公开场合回应了此事:“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须尊重中国!”
8月19日,孙杨夺得印尼雅加达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金牌。
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一幕小插曲,当国旗升到接近顶端时,挂着旗往上升的那个杆子掉落下来,孙杨第一时间找工作人员理论,又第二次升国旗奏国歌。
最近的药检门事件,孙杨的回应是这样的:“我在维护所有人权益,我不应被侮辱和诋毁。”
几天前,12月15日的微博上,孙杨置顶的那条写着:“因为你的所作所为,我的清白、中国打击兴奋剂的努力……明明是中国人,在中国发生的事情,你却披着国际组织的‘外衣’……”
这几个例子,都让人感觉孙杨万事以国家为重,满满的正能量。
尤其是霍顿拒绝合影的那次,网友们被孙杨的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评论都认为“霍顿输不起”,霍顿这个名字在社交平台上立刻陷入了中文口水的汪洋大海之中。
但是,孙粉们可能选择性地无视了,一个不算小的插曲:8月19日进行的亚运男子200米自由泳项目决赛上,孙杨摘得冠军,完成了自己在该项目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以及冠军赛的大满贯,一时风光无限。但上台领奖时,一同领奖、夺得铜牌的队友季新杰,穿着的是国家队赞助商安踏的服装,孙杨身穿的黄色服装上,清晰可见却是361°商标。
接下来在20日晚的颁奖仪式上,孙杨虽然穿上了安踏的领奖服,却用国旗图案的贴纸遮盖了商标,并且还身披国旗遮住了服装的商标部分。
从2011年开始,孙杨就签约了运动品牌361°,此后,他就不只一次在大型赛事中“遮标”,包括去年全运会期间。
对于孙杨的这种行为,安踏公司发表声明:按契约,国家代表队统一形象的要求,运动员在登上领奖台时必须统一着官方领奖服。
一件领奖服,不仅是运动员成绩卓越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的声誉、形象和公信力的代表。
同一国家的运动员身着不同的领奖服登台,在世界体育史上史无前例,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有重大影响。这是明显的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鉴于此,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孙杨这样的行为:精致利已的爱国主义。
2
接下来,让我们简单地捋一下,导致孙杨成为世界体育争议形象的焦点事件是什么?今年7月23日,孙杨在领奖台下拦住英国运动员斯科特,一边连比带划,一边说了一句:“你输我赢”(You loser, I'm win)
孙杨对斯科特说:You loser,I'm win这话是对亚军、季军赤裸裸的藐视,再配合那种手势,无论在任何赛场上,都会被视作严重违背体育精神的举动。
游泳并不是在多数国家引发巨大关注的项目,但孙杨是本届世锦赛最大的明星,这一举动让他登上了全世界媒体的体育版面。
这段高清视频在多国新闻网站成为热点,很多不关心游泳、不认识孙杨的人也关注到了。在欧洲,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瑞士、西班牙、英国等众多知名媒体,之前没有关注7月21日霍顿的抗议事件,也没有关注孙杨的抗检风波,这次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法国《队报》在7月24日发出整版报道《集体反对孙杨》。这个标题相当有杀伤力。《队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体育报纸,报道历来严谨克制,对国际体育机构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7月23日被孙杨“你输我赢”以后,斯科特立即得到各国运动员的声援,《队报》从法国运动员那里得到了证实。中国明星运动员遭到集体杯葛,因这种事情登上欧洲主流大报,这还是首次。
那么,在7月23日风波之前,欧洲主流媒体如何看待7月21日霍顿抗议孙杨的事件?霍顿不是顶尖运动员,对孙杨的抗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尽管这次他在运动员餐厅得到支持,媒体对待他却比较冷淡。大多数媒体并没有理会霍顿,只有少数媒体发了张图片作为花边。
霍顿对孙杨的嫉妒路人皆知,他的行为自始至终得不到媒体的肯定,即使澳大利亚本国媒体也不放过嘲讽他的机会(参看澳大利亚ABC电视台对他的尴尬追问),甚至通过采访孙杨教练等途径,寻找舆论平衡。
虽然《队报》报道了霍顿的抗议,却对霍顿本人进行了嘲讽,说他“在哈波利特眼镜后面眼神僵直、一动不动”,又说他老早就发布过“对孙杨的公开敌意”。
对孙杨抗检风波,该报使用的也只是寥寥几行字,指出孙杨的行为异常,也指出检测人员的资质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孙杨对斯科特没有过激反应,他原本可以避免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不巧的是,7月23日同一天还发生了三位不同国家女运动员为患病日本同行送祝福的“正能量事件”,这么一来,孙杨“违背体育精神”、“被世界体坛孤立”的形象也就被凸显出来。
最后,虽然媒体对霍顿比较冷淡,为什么他却从其他运动员那里得到了那么多的支持?那是因为国际体坛运动员之间的交往已深度社交媒体化。
运动员在大赛中认识后,在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互粉、互动。由于各种原因,中国运动员平时也不使用Instagram这样的国际社交平台,而任何一个和霍顿有交往的运动员,都可以看到他的所有帖子被孙杨粉丝用中英文连篇累牍地谩骂,形成“霍顿是受害者”的印象。
3
最近有个叫做李子柒的四川姑娘,依靠自己一手一脚的田园生活火遍了全球。她算不算“文化输出”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有许多外国人因此对中国有了兴趣,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这也让我想到被称为“中美合作最大的出口产品”的姚明。
2002年,新科状元姚明登陆NBA,对他的质疑就从来没断过:从一开始的质疑他瘦削的身板能否扛得动一场比赛,到后来的每场比赛都会有对手“故意”出肘子挑衅……不一而足。
前NBA球星、评论员巴克利更是在节目中放言:“姚明就是个菜鸟,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我就当众亲驴屁股!”这种对姚明的不屑与侮辱的言论,通过电视扩散到了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姚明并没有愤怒,当记者问及此事时,他淡定地回应道:“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
得体、幽默、有教养,此回应,引得现场一片笑声。
那一年,我在休斯敦,见证了姚明是多么的努力和自律,没过多久,就轻松拿下了20+。
而巴克利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当众亲吻了一头特别丑的驴的屁股。
巴克利亲吻驴屁股后不久,姚明在公开场合再次被问及此事,他的回应是:“巴克利就是在开一个玩笑而已……
我是很喜欢巴克利的,他为了总冠军那时候去了休斯顿火箭队,只拿100万美金的薪水,当然100万也很多了,但相对于他的身价来说,他愿意牺牲,做出牺牲来换取他的目标,这点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认为他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经此一役,姚明的高情商、幽默自信及不卑不亢,全被美国人看在眼里,很多美国人路转粉,同时也有一些美国媒体故意“设计”问题来考验他。
羞辱性的也有,比如有位记者在众目睽睽之下问姚明:“为何中国十几亿人里,找不出5个能打好篮球的?”面对这种恶意的挑衅式提问,姚明没有愤怒,他面带微笑地回道:“美国3亿人,怎么找不出一个打乒乓球好的运动员?”记者尴尬至极,现场笑声一片。
还有一次,一位记者不怀好意地说:“在中国球服卖的最火的居然是麦迪,而不是你,你怎么看?”面对这个坑,姚明依旧面不改色道:“这很正常,因为中国球迷早就都有了一件我的球衣了。”
姚明的临场应变能力,尤其是他化解危机时表现出来的高素养,从未让人失望过。他从来不靠煽情或者diss,连私底下和跟队记者聊天时也从未有过不尊重对手的言语。比如同样是关于国家的宏大话题,姚明的表达就比孙杨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姚明:“你认可别人说你是中国的代表吗?”
姚明回答:“中国这两个字不是任何一个个体可以代表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发掘更多的闪光点去完成中国这个词,而不仅靠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人个去说这就是中国,这太苍白了。”
4
打网球的李娜,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比赛中场时,她没有关麦就对着丈夫姜山大发脾气:“滚!”在很多媒体人眼里,李娜是个有个性的运动员。帮李娜拍电影的导演陈可辛也说:“她不是一个圆滑的人。”很长一段时间,李娜都被国内媒体描述成体制的叛逆者。
多年以后,李娜对《纽约时报》记者提起这段往事时说:“过去,我真的常常被(负面新闻)困扰。现在我只是认为,也许(中国媒体)认为我还不够出名,所以他们想帮我更出名。”不管面对什么样刁钻古怪的问题,李娜都能四两拨千斤,和姚明一样,微微一笑,用机智幽默的方式来对待。她把diss,留在场上碾压对手。
无论是姚明还是李娜,从来没有见他们动不动说我代表谁谁谁。有理的时候说理,只有没理的时候才会上纲上线,把自己的个体利益强行和公众利益绑架在一起。
李娜不止一次说,她打球是为了自己,虽然可能也是为了国家,但更多地是为了自己。“当人们说我代表这个国家时,这顶帽子太大了。我戴不起。”
真正的爱是装在心里的:李娜一直强调最大的心愿就是办一个网球学校,不培养冠军,只为了那99%没法变成职业选手的小朋友,让他们可以一边打网球一边读书。
她说职业球员太苦了,但她希望孩子们能享受这项运动。
姚明就更不用说了,他专门成立了姚基金,致力于助学兴教,每年在全国组织篮球季,援建各种希望小学,多年以来不遗余力参与各种公益事业。
体育是通行世界的国际语言,只有体育可以打破政治、意识形态、宗教的壁垒。它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并不仅仅在赛场上体现出来。
5
而孙杨,赛场内的霸气,和赛场外的一言难尽,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有争议的运动员。
但姚明面对这种问题,都选择以幽默化解火药味。
2018年的亚运会上,韩国篮协主席方烈离场时对姚明说:“你们运气真好。”这种话,在我看来是一种不认可对方实力的不友好的话。
但姚明则是有礼貌地伸出手,对这位韩国人说:“谢谢方教授,运气一般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个性”问题。比如姚明在篮球场上也会怒吼咆哮,攻击性十足,但在场下,他却是一个谦虚内敛的人。
说到底,还是“修养”的问题。有修养不等于没脾气,有修养的人即使是发脾气,也都能让人理解。他们的情感,于公于私,都真挚干净,没有太多个人的私欲,也能让旁观者打心眼里认可。
恐怕这才是姚明与孙杨的本质区别。
一定要在语言上压死对方,就为了过个嘴瘾,最后成功地把对手变成死敌——其实这不叫个性,本质上仍是巨婴。
更可怕的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粉丝。在那些粉丝眼中,什么修不修养、形不形象,那都不算事,只要能拿到金牌,为他们“争光”,泼妇骂街也是巾帼英雄。
所以,当孙杨的言行随随便便在油管上就获得几十万点击率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输出什么?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象征。在计划经济时代,体操运动员李宁一度成为全民偶像,那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特别匮乏的时代,人们被引导着在体育赛事上寻找家国认同、民族自豪感。
而姚明和李娜这拨职业运动员的出现,淡化了举国体制附加在运动员和民众身上的体育之外的东西,他们幽默达观、自信沉着,不悲情不玻璃心,懂得恰到好处地维护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在赛场内外的修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姚明这种符合精英审美的超级偶像承担着人们打破旧有偶像的诉求。我们不要苦大仇深,不要声嘶力竭,我们渴望一个正常的英雄。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第一次去NBA采访,当我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休斯敦,进入场馆后第一个看到的人就是姚明。他一个人慢慢地在球员通道踱步,可能是因为个子特别高的缘故,人群中的他像是漂浮在暗黑海面上一座灯塔。高光打在他的身上,全场所有的观众都在起立、鼓掌,脸上写着满满的欣赏。
大概也是从那天开始种下的看法吧:总冠军戒指啊奥运金牌啊成功啊人生巅峰啊……这些固然重要,但做人的修养,远在这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