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圈教师在试卷教辅中表白流量明星,突破教育下限(组图)
我们真的非常无语……不废话,开门见山表达2个原则:
1、此事和明星无关,是小部分教师的行为,如果有忠粉的话不必到我们这里来“维护正主”。
2、所谓的试卷、教辅我们是有定义的。假设仅仅是为了讨论现象,出现流量明星等是完全正常的,本身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进行作文、议题都ok,这个不算,我们今天要说的而是那种没有任何意义的题目或者文章中强行塞入:流量明星的名字、各种“表白”、没有必要的提及等。
我们不知道现在老师出试卷有无规矩,是否有审核机制,包括很多教辅的出版物等是否有专业的审阅机制。对于粉圈,我们一般不怎么关心,个人有追星的权利,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随便怎么追都是个人的事情,但是面对教育,我们坚持认为作为教师,是绝对不能把个人的喜好代入课堂和学校,这个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师德!
我们今天还在看到一条新闻讨论饭圈文化,不知道大家看到没有:
然后,就看到大量的试卷和教辅中引入了我们前面说的那种“无意义的引用”,比如下面这个,应该是英语作文题,试问,英语作文中,有什么需要必须提及流量明星?
还假设是自己最喜欢的明星?教师让学生描写自己喜欢的明星是什么道理?
此类的试题特别多,比如下面这道也是描述题,题目干脆就叫“我最喜欢的明星”,直接把自己追星的内容放上来:
而且从这个词语的难易程度来看,应该是比较低龄的教育。
我们不知道是哪家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或者是培训,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教师把自己的喜好代入教学中真的合适?
把这位明星作为是自己最喜欢的明星的题有很多:
我们再来看看这道完形填空,简直是令我们目瞪口呆,全篇把流量明星吹到了极致:
全篇都是这位明星的生平介绍。我们分开给大家看看:这段是说他出演某片,大火。
下面这段是说他过去的经历,然后说了他的梦想,还参加了某个秀。
下面这段是说他有多么辛苦,减肥,甚至因为表演经验不足而在片场哭了。
下面这段是其他人对他的赞誉:
最后这个选项更是无语,我们完全看不出任何的和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等有关的内容,全部都是流量明星的生平介绍。
A、4年前,他放弃了工作。
B、在成功的道路上吃了很多苦。
C、他热爱他的事业。
D、他练舞的时候脚还受伤了。
E、他加入了男团XXX。
F、他以自己在唱歌方面的成绩为荣。
G、他在某剧中的表现令他广受赞扬。
试问,你选什么?我们翻译完自己都要吐了……这算是什么题目?你真的引用明星生平也倒罢了,起码题目不要太离谱,弄点介词、短语、搭配、从句等练习下也算了,这算哪门子的练习题?完全就是对偶像的无脑爱慕,更可恶的是让学生强迫接受这些!比如下面这题也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明星是最红的明星,剧是最流行的剧。
“吹爆”是这类题目的核心,比如下面这题,直接告诉学生他是炙手可热的歌星,甚至是追星一族心中的“大腕级明星”:
下面这题也是,本来一段蛮好的题目,一定要在最后加入这位明星的名字,显然,这位教师对于这位明星的歌曲和电影是爱不释手!
类似的还有这题,直接打上“XX真帅呀”,我们满头问号:
更有老师把明星的某次无锡活动也做成试题,意义何在?
可以看出,很多教师不仅仅是追星,还追剧:
追剧的教师非常多,告诉学生该剧+2位男主在海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这道题也是追剧追星的:
这道题目我们是真的看不懂,还把明星的头像印上去了:
甚至数学题里也能夹带私货,涉及明星的电影:
还有在严肃的题目中硬要带流量明星的:
这道题非但为明星说话,而且还暗示“法规”和这个事情的联系,我们都呆了,大家看到我们划斜线的部分吗?
这个斜线前面完全是不需要的,根本就是教师出题时的画蛇添足,不仅题目有问题,教师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和立场也有严重问题,一部法律法规的出台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才得出,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自己喜欢的流量明星?
两者有什么直接联系?看看这种题目的出题取名,李华不好吗?小明小红不好吗?非要带上明星和剧中人物名字?
此类没有意义的命名题非常多,硬要把无关紧要的人物名字改成自己喜欢的流量明星名字:
甚至在某个考教师资格证的教辅中也出现了硬凑某流量剧的情况,向全世界安利这部剧有多好看:
媒体也报道了这个事情:
还有隐晦的把明星名字拆开进行安利的:
这是某个申论题,直接把某些流量明星粉丝团体夸上了天:
安利各种流量明星的案例不胜枚举:
同样,也把这位明星的头像也印上去了:
数学题上同时出现了2位流量明星的名字:
流量明星到处出现,实际上此类试题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去用流量明星的名字:
甚至有教师把这位明星参加综艺也编写成了作文题:
很多网友对此深恶痛绝:
也有很正规的教师认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最让网友吐槽的是这题,出题教师直接把自己喜欢的流量明星和钟南山并列……
网友都要吐了:
而且从英语的文法中显然是把流量明星至于钟南山院士的“上方”:
显然,这样的明星代入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写信,那么本人名字根本不重要,为何一定要夹带私货把流量明星代入?网友们意见很大:
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批评:
饭圈文化侵入校园,引起了人们的不安。老师有自己喜爱的明星,这是属于个人行为和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将爱好带到职务当中,特别是带到教学当中,那就是利用自己职务的便利去实现追星的满足感,属于滥用教育权的行为。
课堂不是老师的“自留地”,不宜把一己好恶强行灌输给学生。
不仅如此,其对学生价值观可能产生的影响,更令人担忧。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居于权威地位,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小学生,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还未成型,老师的一言一行,不仅在当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爱好,而且还会在将来的人生中持续影响他们。很多网友表示,此风不可长!
确实,之前河南的媒体也曝光过类似的事情:
疑似这是该老师的朋友圈:
甚至还要求学生用明星造句:
而去年同样轰动的也是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公然给孩子们放自己偶像的一部剧:
官媒也多次公开批判这种行为: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跳追星舞:
然后拍视频上传:
孩子们显然跳的很认真,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并非一个老师在做这种“舞蹈挑战”,还有其他老师,带领全班11岁的一群孩子们:
跳的舞和前面的一个班级基本一样:
和前面一样,跳舞结束之后,孩子们一起叫了一句应援口号:x烟四起,为x而来。
这个年级的孩子可能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应援,只是老师让她们跳舞就跳了,老师让她们喊口号就喊了。还有的老师让学生给明星喊应援口号:
甚至还有幼儿园的老师,让一群宝宝们举着明星的照片去“应援”:
是否在这些粉圈教师的心里,不分青红皂白,没有理智的利用本职工作去向孩子们“安利”明星成为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教育专家认为这个是绝对不行的:
显然,从试卷到带学生,粉圈思维的确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到教育行业特别是低幼儿童的基础教育,这是底线,绝对不容突破和践踏。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会不会继续发生,会不会持续发生,的确是太过分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