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释疑对“动态清零”的误解,网友:请拿科学数据说话(组图)
本文转载自博士候,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北京时间4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在微博发布长文,对“动态清零”政策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解释,并释疑了一些所谓社会上对“动态清零”政策的误解。
吴尊友表示,疫情发现的越早,其波及范围越小,就越容易实现动态清零。动态清零的灵魂就是发现早,控制早。而其核心措施就是斩断传播链,也即所谓“四早”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在关于对动态清零的误解方面,吴尊友表示: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不等于封控;不等于全员核酸检测;不等于一定影响经济。
但是对于吴尊友的观点,网友却表达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例如有网友就表示,作为中国著名的疾控专家,谈论公卫政策时,竟然通篇没有理论数据支撑,有的只是自己的一套逻辑。这样得出的结论,算科学吗?要怎么服众?
上海的这波疫情实际上证明面对极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毒株,在早期发现病例的难度极大,一旦有个别漏网,很大概率就会导致最终的全员核酸检测,甚至是大规模封控。
新冠肺炎流行的这三年,从最初祸乱武汉的原始毒株,到后来的英国变异毒株,再到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其变异后的传染性越来越高,传播率越来越快,当真正发现有更多病例的时候,往往只有封城这条路可以走。我们在天津、深圳、西安、上海等多地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路。疫情至今,封城对经济民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吴尊友老师称动态清零的政策,不一定影响经济,请问有什么数据模型作为支撑吗?如果有,那么这样的模型与现实情况是否存在明显差距呢?
还有一些网友,提起了吴尊友在4月6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了香港的疫情时的观点,他称香港的第五波疫情造成116万人感染,其中有8136人死亡,这一波的死亡人数比过去四波疫情造成死亡数的总和还要多。但是不谈受感染基数,不谈病死率,只谈人数,未免有失科学的严谨性。
截至4月18日,香港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经降到了613例,连续4天录得3位数的确诊病例。那香港的疫情控制,这算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香港和上海,同样的奥密克戎毒株,同样的华人族群,同样是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医疗资源同样是国内顶级,爆发时间也相差不久,这么具有对比参考意义的两个采取不同防疫策略的案例,吴尊友为啥不提呢?
很多人觉得,上海这波疫情公布的数据和香港公布的数据相比,显得非常不合理,重症和死亡比例低太多了。目前上海重症仅有9例,尚无一例死亡,香港截至4月13日,死亡8735人。数据差异的背后,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疫苗接种率,上海这波爆发前接种率达到95.1%,而香港在疫情爆发初期仅65%左右,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低。换言之,上海死亡数少,是不是要归功于疫苗接种率?真是动态清零和封城的效果吗?
香港从2月爆发第五波疫情,至今已经进入尾声,且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两个月时间。
上海采取了和香港截然不同的动态清零封控政策,能否用2个月收尾呢?封城给上海乃至全国带来的经济影响,又该如何估算呢?
吴尊友先生谈动态清零的种种误解,但是却没有提出科学的论点,坚持动态清零可不能忘了科学防控。更重要的是,科学精准在前,动态清零在后。科学就是要采用最有效的方法,精准就是要把资源用对地方。在把新冠带来的直接伤害降到最低的同时,应该努力避免次生原因造成的伤害。
如果新冠重症率和病死率低,但次生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却大幅上升,这样的抗疫难言成功。
本文转载自博士候,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