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接地气!中国新总理李强两会记者会“首秀”引外媒关注(视频/组图)
本文综编自德国之声中文网、联合早报、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人大于13日上午结束,为横跨两周的两会划下了句点。新总理李强的首场记者会引发中外媒体热切关注。
李强说了什么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中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周一(3月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仪式,除习近平发表了闭幕讲话之外,新上任的中国总理李强亦在会后,首次以国务院领导人的身份召开新闻会。
李强在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接受中外记者提问,针对未来中国的经济规划,表示中国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并不轻松、需要加倍努力”,强调去年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做了全面部署,未来将在增长、就业、物价等方面“求稳”,在高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面向“求进”,加上中国的市场规模、人力、制度等优势,他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至于中国人口负增长问题,李强则表示中国并未因此失去“人口红利”。
他强调,“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更要看人才”,中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因此中国非但没有失去人口红利,反而正在形成“人才红利”,但也透露中国当局正在研拟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
被问到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及其改善前景。李强这样说:“中美两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从对方的发展中受益。…… 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
李强13日在记者会上还说,“当前重要的是,要把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去年11月会晤时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际方案。”
针对两岸议题,李强表示,台海两岸“打断骨头连著筋”,中国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让更多台胞、台企“不仅愿意来,而且能融得进”,期待恢复两岸各领域常态合作。
外媒如何评价
作为新一任国家总理,李强的表现吸引国际舆论众多关注。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整体上看,李强的首秀中规中矩,符合他平实低调的个人风格。
文章称,李强总共回答了10名记者提问,用时不到90分钟,记者提问数量和记者会时长都少于10年前李克强的总理首秀。与李克强相比,李强较少使用肢体语言,但语速较快,表达也更为流畅。
文章还表示,李强则在记者会上多次提到习近平,强调新政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作。作为习近平主政浙江时的老部下,李强对最高领导人的尊崇显然是发自内心。
文章还认为,作为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官员,李强向公众展现了他“接地气”的一面。除了中美关系,李强没有触碰其他外交问题,显示他将主要做好中国经济蓝图“施工队”的角色。
外媒高度关注李强对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表态。
BBC在报道中引述李强对于民营经济的表态:“过去一段时间,社会上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BBC认为相关表态是向民企和外资示好。
文章还称李强花了最多篇幅谈论促进民营经济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反映出这两个方面将是他工作的重点。
文章最后表示,李强的第一次记者会落下帷幕,没有留下“金句”,或许是风格使然,也可能是新总理刻意为之。
路透社、彭博社、法国广播电台则认为李强的话重点是强调将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并且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出身于农民家庭
今年64岁的李强出身于浙江省瑞安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做过工人,大学毕业后从乡镇干部一直做到中共温州市委书记。
2004年出任中共浙江省委秘书长,辅佐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李强历任浙江省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后,李强进入中共政治局常委会,排名仅次于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