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心思各异?世界媒体看习普会:两大国联盟关系微妙,普京战犯标签引发尴尬(组图)
本文综编自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广、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20日)赴莫斯科展开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国际间高度关注习普会,欧美媒体纷纷发表相关报道。欧美对中国抱持什么隐忧?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和事佬”的角色?
图为普京与习近平于2019年6月5日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会晤。
4个半小时的非正式会谈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在克林姆林宫举行的非正式会谈结束,持续了四个半小时。会谈在莫斯科时间下午16:30左右以面对面的形式开始。双方将在随后的晚宴上继续交流。报导称,两国元首讨论了双边合作和乌克兰局势以及北京提出的解决该问题的计划。
据悉,两国领导人的正式会晤将于莫斯科时间周二下午15:00在大克里姆林宫举行。这是中国领导人连任后首次出访,时间为3月20日至22日。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已作为国家元首八次访问俄罗斯,比任何其他国家元首都多。在过去十年中,普京和习近平总共以各种形式会晤了40多次。
中国媒体与世界媒体迥然不同
据美国之音中文网报道,中国官媒报道到说,自2012年上位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情有独钟,习近平自己则公开表示他对普京感到亲近,并说他跟普京的性格很相像。
但在中国国内外的许多观察家看来,这次习近平与普京的会面显然让中国官方媒体感到有些为难。这种为难一方面是来自当今世界大形势,即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为发动战争武力入侵另一个国家是对国际和平秩序的不可接受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习近平抵达俄罗斯开始访问之前的几个小时访问乌克兰被俄罗斯军队占领的地区,从而使中国显得好像是接受或默认俄罗斯侵略占领乌克兰领土。
在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之际,中国官方媒体尽力回避报道普京访问俄罗斯侵略占领的乌克兰地区,回避报道中国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则是世界媒体的普遍的报道重点。
习近平“大国外交”的挑战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标题是,“习近平访问俄罗斯,给予普京自入侵乌克兰以来最强力的支持。”
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标题是,“普京首次访问(俄军占领的)乌克兰东部,将(国际社会拒绝承认的俄罗斯跟那一地区的)‘合并’既成事实化”。
路透社20日的分析报道以“习近平向被孤立的俄罗斯跳起‘外交舞蹈’”为题,称习近平正在“走外交钢索”,一方面要将中国描绘成和平缔造者,一方面又强化与普京的关系。不过,自俄乌战争以来,中国在中俄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越发明显;不管习近平要以何种方式支持俄国,中方都握有掌控权。
文内还指出,分析人士说,习近平作为自邓小平以来最强大的中国领导人,除了加强对国内的控制,他也将谨慎对待与西方对抗。
《华尔街日报》19日的报道则以“中俄巩固关系之际,习近平对普京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为题,主张即使俄罗斯当今的处境使其日益依赖中国,但中国不见得就能大力影响莫斯科。
文章称,俄方动作难以预料,引发中国不安,例如去年9月莫斯科泄漏了时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挺俄谈话画面,近期又提前公布习近平计划访俄,普京甚至于习普会前首访乌克兰马里乌波尔,种种举动都引起中国疑虑。
习普会前,普京19日访问乌克兰马里乌波尔。
除此之外,中美因气球事件关系紧绷,习普会也可能加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重新访中的难度。然而,中国任何疏远俄罗斯的动作,都可能引发俄强烈反应,且中国也需要跟俄国一同抵御西方威胁。在这些意义上,中国在中俄关系上并未握有绝对的主动权,这些将是中国想实践其“和平调解人”角色的挑战。
普京战犯标签带给习近平的尴尬
英国《卫报》周日版《观察家报》19日针对习普会发表社论主张国际刑事法院(ICC)17日指控普京犯下战争罪,形同向中国发出明确信息,即普京不可靠性提高。
俄方否认任何罪责,也并不承认国际刑事法院。即使该院不太可能透过通缉令逮捕普京,但这已经确立了俄罗斯总统作为一名犯罪嫌疑人和通缉犯的身份,对俄罗斯带来“巨大的耻辱”。
文内提到,和俄罗斯、美国一样,中国也不是ICC的缔约国,但普京成为通缉犯,“更有原则的领袖可能会取消他的行程”。习赴俄无非是为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俄乌的持久战能分散、削弱美国的注意力,使欧洲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陷入分裂,这才是习近平的目的。
图为去年普京与习近平于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会晤。
为什么习近平要跟普京走得这么近,尤其是现在在普京成了公然发动侵略战争的问题人物之后要跟他走得这么近呢?这是美国报道国内国际政治新闻的杂志《政客》Politico在习近平抵达莫斯科时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提出的问题。
“简单地说,北京的国际视野要求它在战略上贴近俄罗斯。在北京的那些领导人看来,美国正在阻挡中国获取全球领袖地位,欧洲国家的政府则帮助美国,而中国的近邻,从日本、韩国、越南以及印度则大都越来越怀疑而不是支持中国。”
普京的一厢情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以“普京或将发现其‘中国愿望清单’是一厢情愿”为题,于19日发表对习普会的看法,指出虽然中俄皆希望结束美国自二战后于世界的主导地位,挑战其经济和军事霸权,但中国对于支持俄罗斯还是有所保留。
文章称,习近平迈入第三任中国国家主席任期,选择将首次出访地定为俄罗斯,此举被普京视为北京支持莫斯科的信号。但是中国因不想受到制裁牵连,到目前为止,并未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军事援助,还提出了12点和平声明,希望劝和促谈。习普会前夕,中乌外长还进行了通话,一样著眼和谈。
俄罗斯固然希望获得更多中国的支持,但是中国权衡各种利弊,不见得会如莫斯科所愿,尤其是习近平可能对俄战事表现感到沮丧。因此,普京寄托于中方的期望,最终或许只是一厢情愿。
欧美质疑中国“和事佬”角色
《纽约时报》19日以“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和平缔造者?美国和欧洲持怀疑态度”为题,对中国是否能为推进俄乌和平做出实质贡献,持怀疑态度。文中指出即使中国官方将此行视为其“和平使命”,但欧美官员关注的是——习近平是否会对俄乌战争“火上浇油”。
白宫发言人科比17日表示,俄乌现在停火相当于加强普京的优势。(资料照)
文中指有美国官员称中国仍在考虑是否援俄武器,并提到白宫发言人科比(John Kirby)17日表示,俄乌现在停火相当于加强普京的优势,“实际上是对俄罗斯征服(占领乌克兰领土)的认可”,中国则能以促和者的样子示人。文内也提到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曾表示,中国立场绝非中立。
内文还提到,习普两人关系深厚,自习近平2012年掌权以来,他俩已经会晤39次。有分析人士说,中国于2月发布的俄乌战争和平声明,其实是为了此行打“中立”立场的掩护,以“不是为了支持俄罗斯,而是为了支持和平”为名,混淆国际视听。而中国近来在中东扮演调停者,也是出于自身能源需求利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