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回归互联网”,到底几个意思?(组图)
马云回国不到三个月,曾经庞大而平静的阿里就已刮起了好几场风暴。
最新的是,6月20日,“逍遥子”张勇宣布将卸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和CEO,All in阿里云。“马云背后的男人”、将阿里带到美国上市的蔡崇信将出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阿里第一代程序员、创始“十八罗汉”之一的吴泳铭将出任阿里巴巴CEO。以上调整自9月10日起执行。
这一切如同风暴般突如其来。几乎就在张勇发表卸任的全员信的同时,他还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身份亮相2023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刚刚结束与包括托马斯萨金特在内的多名诺奖得主关于人工智能的对话。
但这一切又似乎早有预兆。马云回来跟张勇在丰田考斯特里见面的第二天,阿里宣布史上最大组织变革,一拆为六。但张勇只出现在了阿里云智能业务集团的董事会里,其他四个重要业务集团的董事会都没了他的身影。
阿里变革,来到了最高潮时分。
据晚点LatePost报道,5月下旬的一次会议中,马云提出,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这次交接棒,不仅标志着阿里创始团队的全面回归,也隐喻着中国互联网消费升级时代的落幕。
我的同事路口大爷说,阿里分拆可能解决了监管层的疑虑,但换帅之后,阿里得开始思考怎么向全球的投资人讲述新故事了。
阿里CEO交接棒,背后是中国消费时代的交替。
2007年,张勇来到阿里当淘宝网CFO。两年后,他接手淘宝商城,但知名度不高,团队负责人还离职了。张勇决定在11月11日搞一次促销活动来引爆话题,给淘宝商城增加人气。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双十一”成为了全球知名的购物狂欢,而更名为天猫的淘宝商城则成为了苹果、欧莱雅等大品牌长期垂青的平台。
但这只是张勇高光生涯的开始。2015年,张勇出任阿里CEO。之后他所押注的赛道和产品,基本延续了天猫的爆发逻辑,那就是相信中国人会变得越来越有钱,会买得起价值越来越高的商品。
阿里重金孵化盒马,入局新零售;收购饿了么,进军O2O;发展天猫国际,发力海淘。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16 年淘宝旅行改名为飞猪时,宣布的品牌定位是 “主攻年轻人境外自由行”。2017 年张勇和马云去盒马探店,桌上摆的是帝王蟹、波士顿龙虾、黑毛猪肉。
这是一个无比乐观、热闹、繁荣的时代。
CEO张勇的八年,阿里的增长是迅猛且浩大的,就像一座越来越厚重的堡垒。
然而,今时今日,一切都已不是八年前的模样。
当下的中国,主打“名牌折扣”的奥特莱斯一夜回春、唯品会业绩大增、零食折扣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剩菜盲盒”被疯抢……
种种迹象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折扣。说白了就是用更低的价格来维持住原有的生活状态或者形象。
曾经拥有无数机会的新零售、O2O、海淘等消费升级业态已经成为过去时。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穷人时代”。
有学者提出,“新穷人”是指贫穷的消费主义者,他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外表光鲜亮丽,在高档写字楼上班,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但收入水平上实际与蓝领工人没有区别。于是他们在消费上追求“面子经济”的虚荣感,品质与性价比缺一不可。
“新穷人时代”对日本人来说可能无比熟悉,他们也见证了优衣库的崛起。
而在中国,新的机会在哪里?如今,拼多多和抖音电商这两家公司的 GMV 已经相当于半个多阿里。它们对淘宝天猫的挑战源自消费用户的巨大转变。
马云肯定也感知到了时代的交替。他提出,新的机会在淘宝,而非天猫。从高客单、大品牌云集的天猫,重回以中小商家为主的淘宝,意味着增长不再是第一优先级,战略下沉才是重点。就像今年618,各大平台都没有公布GMV(商品交易总额),平台补贴的对象也从过去的苹果手机变成了手机壳、贴膜、挂饰这种复购率高的产品。
在新的时代如何重做淘宝?吴泳铭是有发言资格的。
他创办了手机淘宝,探索了在无线化时代实现电商增长的路径。他也成功将阿里赚钱工具——阿里妈妈做大做强。这是阿里帮助中小商家广告营销的平台,跟淘宝一样,做的是小生意,但力量很大。
他还是阿里第一代程序员、创始“十八罗汉”之一,创办元璟资本,投出过理想汽车、涂鸦智能等行业新星。
拥有马云的信任、技术的功底、产品运营的经验、创投的影响力以及作为老将的威望,这样的吴泳铭对于分拆后主要负责协调和资源配置的阿里集团来说,似乎更加匹配。
就像接近阿里内部的人士所言,吴是一个安静、善于分析的人,这显然有利于阿里在宏观战略上做出调整。比起一个往前冲锋的人,阿里现在更需要一个掌舵者。
蔡崇信接棒阿里董事会主席,则意味着阿里对互联网的理解再次发生了改变。
1999年,蔡崇信加入阿里。在他加入之后,阿里赢下了早期多轮重要的融资博弈,在2005年与雅虎中国的收购中声名鹊起,以及2014年赴美上市,成为美股史上最大一笔IPO。
那年蔡崇信正好50岁,在外界看来这也许就是他人生中的最高光时刻了,没想到9年之后,他正准备带着全新的阿里重新出发。
这几年,阿里变得越来越“重”。在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阿里的投资触角延伸到汽车、家具、硬件、农业,还琢磨起了物流和供应链。
这种庞大的上下游业态让投资人犯了迷糊。几个月前,查理·芒格说阿里巴巴是一家零售商。这话似乎戳痛了马云。毕竟阿里是中国第一个把生意搬到互联网上去做的公司,在初代阿里人看来,互联网毫无疑问才是阿里的底层基因,而不是一家简单的零售商。
于是,马云提出“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让阿里回归互联网企业的本质,让阿里回到那个技术驱动创新、资本孵化创新的时代。
十几年前的阿里,投资决策并不像现在建立一个联盟一样声势浩大,而是紧紧围绕着能帮助其电商业务发展的项目。比如2008年投资百世物流和2010年投资星晨急便,解决电商商品配送问题;2010年投资淘淘搜,完善淘宝图像购物搜索能力等。
这是由电商这门生意的底层色彩决定的。电商是一门苦生意,各个环节都得一步一步来,一夜之间吃不成一个巨头。
而在阿里分拆之后,六家子公司和N家公司又该如何一步一步壮大?蔡崇信恰好是经验丰富的过来人。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投行人士的眼中,蔡崇信尤其擅长对海外投资人讲述中国故事。
在通过分拆可能解决了监管层的疑虑之后,阿里必须重新想明白,该怎么向全球投资人讲好自己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故事,而不是什么“该死的零售”。
蔡崇信和吴泳铭,身上有许多共同点。
他们都是阿里的老将,都是现在淘天业务集团的董事,都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创投和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集团内和行业内都有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
投资并购贯穿了蔡崇信的职业生涯,而吴泳铭同样是一个很懂投资的程序员。
而正是资本+技术,使得人们能从这两位老将的回归中,窥探到阿里未来的路径。
财务起家的张勇,过去八年更多是优化阿里内部的资源配置。马云在5月下旬的会议上说,阿里已经十年没有创新。
未来阿里的驱动,一定会更多来自技术创新。善于在阿里外部配置资源的蔡崇信,会跟吴泳铭联手给重新出发的淘宝开发出更多的AI功能吗?
马云说过,在晴天修屋顶。而在阿里已经暴雨如注的时候,通过资本+技术孵化“新物种”,也许才是冲破乌云的唯一道路。
阿里换帅,成为了这轮变革最高潮的时刻。两位老将将带领庞大的阿里走向何方?值得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