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脑之旅:我如何用六星期提升了脑袋功能(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改变,就能改变大脑及其功能。BBC未来网(BBC Future)编辑梅丽莎·霍根博姆(Melissa Hogenboom)给自己做脑扫描一探究竟。
“要什么都不去想,原来出乎意料地困难。”这是我躺在扫描机器里想到的其中一件事。
当这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 fMRI;又译功能性磁振造影、功能磁力共振成像)机器吵吵闹闹地运作着,我被要求专注盯着一个黑色的十字。要一直睁着眼睛感觉上也很难。扫描器嗡嗡作响有些催眠作用,我还真有点担心要是睡了过去,会影响到大脑影像结果。
作为一位科学记者,大脑如何运作总是让我着迷。因此我躺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扫描仪里,先给大脑做个检查,再开展一场为期六个星期的重塑大脑之旅。
我的目标是要了解我们能否自行影响大脑产生有意义的变化。透过改变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我希望找出是否可以强化大脑内的关键联系,并在过程中让头脑变得更健康。
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些大家都能应用的技巧,而且效果很显著。
记者霍根博姆参加为期六周课程,尝试重塑大脑。
神经可塑性与全神贯注
大脑有惊人的适应、学习与成长能力,因为它本质上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它会改变。
这是所谓的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是大脑在结构与功能上不时适应和进化的意思。
曾几何时,这被认为只局限于青年身上,但如今我们知道这是塑造我们的一种持续力量。每当我们学会一项新技能,大脑就会适应。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大脑本质上具有可塑性。
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现在认识到,我们有能力在某程度上控制大脑。
我们有很好的理由要去提升大脑功能——越来越多研究指出,这在延缓或预防退化性大脑疾病上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临床心理学家托尔斯滕·巴恩霍费尔教授(Prof Thorsten Barnhofer)的帮助下,我着手去做这件事。
他在研究静观(mindfulness;又译正念)对于管理压力和困难情绪上的效用,尤其是在严重抑郁症患者身上。
让我意外的是,静观这种简单的练习,能在维持头脑健康方面扮演如此关键的角色。研究显示,要提升某些认知功能,静观是简单而有力的方法。
它能改善专注力,舒缓痛楚和减少压力。研究发现只需数月的静观训练,某些抑郁与焦虑症状能得到舒缓——然而正如任何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样,这或许会因人而异。
还有,静观能改变大脑。巴恩霍费尔教授说,这是因为当压力激素皮质醇(cortisol)增加并维持在高剂量时,“这会对你的大脑有毒”。
压力也能直接抑制神经可塑性,因此管理压力能让大脑更可塑。
实验开始
问题是,这对我的脑袋有用吗?
在六个星期时间里,巴恩霍费尔教授为我调校出一套静观课程。每天30分钟,一次过或分成两节各15分钟,我会聆听一段录音练习静观冥想。
研究表明简单的静观练习能帮助我们维持思绪健康。
此外,我每周跟巴恩霍费尔上一节冥想课,他在Zoom上给我指导。整个静观课程都能在网上免费浏览。
我得到的指示是尽力注意当下,尤其是留意我通常会忽略的事物,例如我都想到哪去了,有什么事情是我在朝思暮想的。
他还鼓励我更专心于日常生活,例如在烹饪或跑步时认真专注于当下,将心思拉回去正在做的事情上,同时留意自己有多容易走神。
这一部分研究最让人着迷的是,静观这看似简单的过程,能带来可量化的效果。
巴恩霍费尔教授解释说:“静观所能做的是缓冲压力,你会越来越能注意到挑战和那些反刍回应,这些是一种担忧的来源。”
我也许不是最理想的实验对象——我在训练前后都测量了压力水平,一般都很低——但我还是感到受益匪浅。
当我开始一节课时,感觉前一两分钟很容易。我会按照指示专注于呼吸或是身体的某些部位。
但每逢静寂时刻,我的思绪就踏上了时光机之旅。我会思考几周前与朋友的对话,然后在不过几秒之间掠过要预约牙科检查的念头,接着又想起下一项工作的截止期限……诸如此类。
临床心理学教授托尔斯滕·巴恩霍费尔研究正念如何帮助大脑的塑造。
在短短瞬间,我看到自己的思绪如何快速转换。要是把速度加快的话,就会让人极度疲惫。
巴恩霍费尔教授说:“当然,心神游移在许多方面是有帮助的。”
“它有助于我们的创意,但这也能打乱事情。这就是重复思考、反刍思维(ruminative thinking)和担忧的来源。这些会导致我们压力增加。”
当我开始注意到这一点,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超前思考、预先计划、担心事情的出色能力要是过了头,可以令人衰弱。
换言之,揭示我们的脑袋到底如何运作,是我们尝试放下忙碌束缚的关键第一步。
大脑与身体的联系
在我花时间在静观课程的这六周里,我还花时间为我的纪录片《大脑妙招》(Brain Hacks)拍摄其他神经科学家,看看有没有哪些同类型“妙招”我能借鉴。
例如,有证据表明,冥想和锻炼都能提升大脑的可塑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冥想与运动锻炼均可增强大脑可塑性。
我并未增加运动量,但我有逼着自己跑得更快——我经常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用21分钟跑完5公里。
我知道这样做或许能同时提升我的大脑,这让我更有动力去做。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大脑和认知发展中心讲师奥里·奥斯米博士(Dr Ori Ossmy)说:“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可塑性。”
“如果你把体育跟认知任务结合起来,提高自己感兴趣的技能,你也许能做得更强。”
萨里大学比较认知学教授吉莉安·福雷斯特(Prof Gillian Forrester)认同这有道理,因为身体健康与大脑健康是相辅相成的。
她说:“我们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完全是纠缠在一起,这才能创造生活品质。”
身体健康与认知健康同样息息相关。像福雷斯特教授这样的科学家,透过研究婴幼儿,了解大脑和身体之间的联系。
在伯贝克学院全新的婴儿实验室(Baby Lab),福雷斯特教授向我展示了她的最新研究项目,其名字为“宝宝成长”(Baby Grow)。
这项研究将监察婴儿出生首18个月的发育情况,目的是在认知障碍迹象变得明显之前抢先找出它们。为什么要这么早便做监察?这也跟神经可塑性有关。
在幼年发展阶段,儿童的大脑尤其具可塑性——随着他们长大,学习了解周遭环境,新的脑神经连线与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来。
这意味着在这高度可塑时期,对有需要的儿童采取介入措施会更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福雷斯特教授相信,加深了解塑造大脑的日常过程特别重要的原因之一。
神经康复
病人从严重脑创伤康复时,同样的理论也可以套用进来。
我跟博尼诺·普莱霍神经病变中心(Centro Neurolesi Bonino Pulejo)科学总监安吉洛·夸塔罗内教授(Prof Angelo Quartarone)见面。那是一家位于意大利西西里的脑创伤中心,他每天见证着大脑的可塑性。
学习新技能——这次是学习打西西里铃鼓——既有趣,又能帮助大脑继续成长。
他说:“即使在最糟糕的状态,大脑还是会以某种形式自我修复……透过神经康复(neurorehabilitation),我们能加快复原进度。”
他的团队采用多种方法辅助康复,包括机器人、虚拟现实(VR)和在脑部植入电池线圈。
他说:“微量的电流可以可以与神经康复技术所采用的相同机制相互作用。这样就能一举两得。”
他有一位右肢乏力的病人让我惊叹不已,他透过玩电脑模拟游戏,成功建立新的神经连接,让他重拾失去了的运动机能。
这种增强大脑功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显然,练习新技能和经常接触新环境,统统都能帮助大脑不断适应与成长。
我用意大利语下单要日晒番茄干的时候就是如此。还有去上一个打西西里铃鼓的速成班,然后再坐在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脚下冥想。
当然,我必须补充一个注意事项:我只是一个人的样本,而以上种种都只是例证,而非纯粹科学。
结构上的改变
六个星期的尾声,我极好奇我所做的一切,对脑袋有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经过又一次大脑扫描后,我到萨里大学找巴恩霍费尔教授听取结果,他详细分析与比较了我的两次脑扫描。
结果出来了:我的大脑确实改变了,并且出现了一些可衡量的变化。
我的杏仁核(amygdala)右侧的一半缩小了体积,它是处理情绪很重要的部位。
这种变化很轻微,但能量度出来。然而,让人更兴奋的是,这与科学文献一致,即静观能缓冲压力,致使杏仁核缩小。
当我们的压力增加,杏仁核便会增大。我一开始没感觉到特别大压力,但即便如此,能看到变化还是教人兴奋。
另一样变化发生在扣带皮层(cingulate cortex),那是脑干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中跟行为和情绪反应有关的部分。
这对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也很重要,当思绪漫游和胡思乱想时,该区域会活跃起来。
在我的大脑中,它在六周之后稍微增生了,这表明该区域的控制有所加强。这再次与科学文献中已发表过的研究相呼应。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人类经历更多压力,大脑杏仁核便会增生。
这也跟我在课堂上所注意到的情况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我越来越能保持心平气和,能更好地排除忙碌思绪。
我在大屏幕上看到我的脑袋出现了这些成果,实在大开眼界。
单纯透过静观练习,我成功扩充了脑袋的其中一部分,防止自己过度胡思乱想。
最后要提醒大家: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大脑变化,都可能只是随机事件,这一点很重要。
无论如何,大脑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但这些研究说明,这整个体验是个很值得的挑战过程,很多人能从中受益。
当然,为了让变化得以持久,我显然该继续鞭策自己去练习这些“妙招”。
我还会继续每天冥想吗?我很想说:“这当然。”
前提是,生活上要有这个空闲……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