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5.3°C-11.5°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曾被称为“疯子”,把华晨送到美国上市,这位神秘富豪又对新能源车出手了(组图)

18天前 来源: 凤凰网财经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凤凰网财经,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10亿美元!

从年后就传出裁员、停产的高合汽车,终于等来白衣骑士。据悉,iAuto Group计划投资10亿美元,作为高合汽车重组的第一轮资金。同时,双方还将在生产协同、股权并购、技术合作、品牌和国际销售对接,以及供应链与生产制造的相关整合等方面展开合作。

此前,高合汽车的掌门人丁磊四处奔波寻求外部援助。市场上频频传出与长安汽车、阿维塔、一汽等国内汽车巨头的收购绯闻,但这些传闻最终都未能落地,反倒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伸出了援手。

iAuto Group到底是何方神圣?

01

神秘大佬出手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iAuto Group是一家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的公司,专注于发掘并提升有潜力的汽车公司的价值,它声称在清洁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和电机系统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国际专利。

曾被称为“疯子”,把华晨送到美国上市,这位神秘富豪又对新能源车出手了(组图) - 1

但令人困惑的是,iAutoGroup的主要成员并非来自汽车行业,而是金融、投资和咨询等领域。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尚铭,曾是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Simon,则曾在资产管理公司普信集团担任副总裁。

但这些人并非iAuto Group的实控人。真正的幕后大佬,其实是正道集团主席兼单一最大股东仰融。这一信息,来自于港股上市的正道集团与iAuto Group在2023年9月发布的一则公告。

曾被称为“疯子”,把华晨送到美国上市,这位神秘富豪又对新能源车出手了(组图) - 2    

20世纪90年代,仰融就把华晨汽车送到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赴美上市企业,这在华尔街引起巨大轰动,获得超额认购85倍,融资7200万美元。

此后凭借系列资本运作,仰融还打造出包括至少4家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的“华晨系”。在2001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目前,仰融依旧在新能源行业深耕,控制的正道集团虽是上市公司,但更像是仙股般的存在。股价常年徘徊在1分到1毛之间,当前市值只有5.008亿港元。耐人寻味的是,其财报里表示,主要收入来源于电池管理系统及备件销售额及服务,但2022年和2023年却都未录得收入。2023年,正道公司还亏损2190.9万港元。

那么,10亿美元从哪出的?何况10亿美元解决不了高合长期发展问题,仰融自己也表示,今年底前还要进行两轮融资,每轮10亿美元。

仰融出众的资本运作能力似乎再次发挥作用了,有消息称iAuto已获得机构投资者融资,拟投资至多10亿美元,作为高合复工的首轮专项资金。

不过,高合汽车官方客服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目前高合汽车依旧处于停工停产状态,所有线下门店依旧暂停销售,具体恢复时间尚待通知,而对于10亿美元的融资,该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收到官方通知。

02

造车14年,还停留在概念里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1990年代末,中国的汽车产业有两个“疯子”, 一个败走海外,一个修成正果。

修成正果的那个是李书福,败走海外的便是仰融。2002年5月,在被华晨汽车解除公司主席、总裁职务前夕,仰融以旅游护照悄然赴美,这比贾跃亭还早了十五年。同年10月,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曾被称为“疯子”,把华晨送到美国上市,这位神秘富豪又对新能源车出手了(组图) - 3

但和贾跃亭一心在美国造车不同的是,仰融却一直想在国内造车。2009年,身在美国的他宣布了一项造车计划,以新能源汽车为起点,依靠正道集团造车同时在美国和中国创建自己的汽车公司。

在美国,仰融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在中国,按仰融的说法是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套发动机的动力总成和100万辆整车产能基地。还对中国意向城市承诺8年内实现300万辆产能、1万亿产值、1000亿利税、10万人就业。

仅就中国的计划来看,仰融的产值是当时一汽集团的五倍。加之其在美国的计划,总体规模已进入全球前5名。

一上来就如此大的规模,总让人看起来有些不真实。“这哪里是一个汽车计划,而更像是仰融的一种构想”,有人质疑道。但仰融却称:“我们规划的第一目标就是能够进入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不做二流、三流的汽车公司,也不做二流、三流的落后产品”。

此后,正道集团先后与江淮汽车、辽宁省营口开发区、宁波奉化区政府、京威股份等企业和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生产基地。不过,三个整车项目均未能成功走到量产阶段。

直到2017年,正道在日内瓦车展上首次展出了其电动概念车H600。按照正道的说法,这款车融合了涡轮发电机增程器与先进的电动技术,能够灵活使用柴油、天然气、生物酒精、丙烷等多种燃料,是一款颇具创新性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但至今尚未有一辆汽车下线,那份野心勃勃的计划再无人提及。

造车事业屡遭挫折,但仰融却似乎不肯放弃。2022年3月,正道集团又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中兴汽车至少51%的股份,预期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但两年过去了,尚未传出任何进一步的消息。

屡战屡败的仰融,把宝压在贾跃亭起诉的高合上,而他这次不仅仅是为造车。

03

能圆梦吗?

高合汽车曾长期被誉为“最贵新势力”,其2020年推出的高合HiPhi X创始版车型,起步价高达68万元,最高配置款甚至触及80万元。

但如此高昂的定价也让多数中国车主望而却步,导致其市场表现一直不佳。根据公开数据,高合汽车在2021年和2022年的总销量分别仅为4237辆和4349辆。与其他造车新势力每年数十万的销量相比,这一数字显得相当惨淡。

曾被称为“疯子”,把华晨送到美国上市,这位神秘富豪又对新能源车出手了(组图) - 4

为了刺激销售,高合汽车被迫降价。去年7月,他们以33.9万元的起售价推出了HiPhiY,尽管这是高合汽车价格最低的车型,但价格依然不菲。

高合汽车的高价背后,其真正的竞争优势究竟何在?

在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科技体验和智能化产品已成为竞争的关键。比亚迪的仰望U8和问界M9就是典型的例子。前者凭借其独家技术备受瞩目,特别是四电机驱动技术“易四方”,后者则以其业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能力脱颖而出。高价背后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较之下,高合汽车在智能驾驶和核心三电技术方面的表现确实略显逊色。特别是在当前各大车企都在大力宣传的智能驾驶功能上,高合汽车的进展显得有些缓慢。目前,高合汽车主要提供的智能驾驶功能还仅限于AEB(自动紧急制动)和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基础辅助功能,而更为高级的高速领航和城区智能驾驶等功能则尚未实现。

而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大件”上,与其他新势力自研或者核心零部件自研不同的是,高合则更倾向于外部合作,在电机方面,高合汽车主要与博世和精进电机进行合作,而电控系统的合作伙伴则是博世和上海电驱。这种依赖外部供应商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发成本和风险,但同时也可能限制了高合汽车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高合炫酷实力似乎更多体现在NT展翼门、智能灯光交互等花里胡哨的设计上,以至于被戏称为“门厂”。

实力撑不起价格,面对越来越卷的市场环境,即便是拿到资金,在价格、技术等方面不具优势的高合,也未必能打赢翻身仗,仰融可能要又一次失望了。

但仰融的目的也并不仅仅是高合,他要的是iAuto掌握的黑科技在高合汽车上嫁接,而这些黑科技包括微型旋转发电机中的低温可控聚变模块,以替代汽油和其他燃料;超级驱动系统(性能是传统驱动系统的 5 倍以上);汽车移动业务中的金融科技专业技术等。

“这样iAuto就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70%、80%开始,可以少走研发之路”。仰融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并透露正在与一家年产能30万辆的工厂进行谈判。

而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投入地推动这一合作时,仰融表示:“可能是我太热爱这个行业了,想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推动一批年轻人崭露头角。”但在现实的商业竞争中,热情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预期的市场效果。

本文转载自凤凰网财经,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 高合汽车iAuto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小呆虫108
小呆虫108 18天前 回复
一个懂政治,一个懂经济。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双方回头看估计都在后悔,错过了最好的市场时机
rubby茹咇
rubby茹咇 18天前 回复
他想的是如何发展。但是他不懂政治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