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娟辞任海底捞CEO:入职近30年,从月薪百元到身家百亿(组图)
前段时间,一则“最牛服务员”杨利娟职务变动的消息,引发餐饮界强烈震荡。
6月21日,海底捞发布管理层重大人事任命:杨利娟辞任海底捞CEO、并将于7月1日出任海底捞海外子公司特海国际执行董事兼CEO。
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已在海底捞工作29年,完整见证了海底捞如何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店,到如今事业版图横跨13个国家的餐饮大鳄。
而杨利娟本人,也从服务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这家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兼CEO,堪称海底捞精神图腾般存在的人物。
此次职务变动,大众除了对杨利娟本身的关注,更是对海底捞的走向产生了猜测。
而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海外市场,将成为海底捞未来扩张的最重要战场。
那么,作为餐饮界的航母,海底捞在国内精耕细作多年,为什么要把重心移向海外?
其实,海底捞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先后进入了新加坡和美国市场,而杨利娟正是海外业务的主要参与者与开拓者之一。
截至2024年3月31日,海底捞的事业版图已遍布全球13个国家,共计119家自营门店。
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东南亚国家,光是新加坡就有20家,紧随其后的是北美市场,约20家,并首次进入阿联酋市场。
海外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尤其是对于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的海底捞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但目前的业绩却不容乐观。
网图
数据显示,近年来营业额虽然持续增长,但因为租金、原料成本高企、以及兑汇影响等,利润没能同步增长。
去年一季度特海盈利561.6万美元,今年一季度却亏损了445.7万美元。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竞争也进入白热化,火锅各细分赛道已悄无声息地被各个品牌占领。
比如,同样发家于四川的小龙坎火锅,虽然创立时间只有10年,但因为走加盟店经营模式,加盟店多达2200+家,远超1300+家门店的海底捞。
而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火锅,这几年发展态势也非常迅猛。
其独创的“中午吃火锅、下午喝奶茶、晚上变酒吧”模式,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从客单价来说,凑凑火锅人均150-170元的消费,也高于海底捞100-150元的客单价。
网图
萍姐火锅打出了“火锅+夜市”的组合,让很多年轻趋之若鹜。
而一直以浪漫出圈的如后火锅,更是掌握了流量密码,轻松玩转社交媒体。前阵子,老板牟建更是空降直播间,亲自带动了一波营业额。
此外,还有河南的巴奴火锅,以其独树一帜的毛肚火锅闻名。
与海底捞360度保姆式服务不同,巴奴追求的是安静幽雅的用餐氛围,颇受都市白领们所喜爱。
2022年1月,“珮姐”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同年6月,“牛爽爽”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而德庄火锅、刘一手重庆火锅等“中坚力量”,也不甘示弱,誓要在火锅市场上分一杯羹。
外增乏力,内有强敌,或许,海底捞对杨利娟的海外任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2018年,海底捞上市,杨利娟迎来了人生又一个高光时刻,成为和老板张勇一起敲钟的人。
这一年,她才39岁,担任公司副CEO。
在海底捞上市当天,杨利娟所持股份,约合人民币30亿元,成为当年业界的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1年,杨利娟以125亿的身家,登上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
而到了2022年3月1日,张勇突然宣布卸任海底捞CEO,而接任者正是杨利娟。
而这一权力的交接,并非完全没有预兆,源头可以追溯到2020海底捞的扩张计划。
当时,因为口罩原因,餐饮业整体低迷,很多中小餐饮店更是因经营乏力而倒闭。
网图
可张勇却逆势而行,不仅没有缩紧店面,反而开始大肆扩张,声称要在全国开3000家门店。
因此,从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一共新开了800余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接近1600家。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2020年仅3.09亿的净利润,同比2019年的23.4亿,降幅高达86%。
而到了2021年,海底捞更是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亏损额达到惊人的41.63亿元。
临危受命的杨利娟,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减少亏损,提升公司业绩,杨利娟启动了“啄木鸟计划”,关停了一批业绩不合格的餐厅。
在计划推进过程中,陆续有300家门店宣布闭店,因前期投入的装修、员工、设备等资金巨大,海底捞因此损失约24亿元。
但杨利娟认为,只有甩掉沉冗的包袱,公司才能轻装上阵。
网图
同时,她持续打磨门店管理体系、重建和加强职能部门,完善员工培训、建立人才梯队,一段时间后,成效初显,公司内部管理和运营有了明显改善。
之后,杨利娟又在2022年下半年主导了“硬骨头计划”,在充分评估了市场后,重开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全年共有48家既往关停的餐厅恢复营业。
一系列组合拳下,杨利娟上任当年,海底捞便扭亏为盈。
2023上半年,海底捞的经营业务收入就超过188亿人民币,净利润达22亿元。
海底捞在当年的人事公告中,高度表达了对杨利娟的认可,而这也是对当初质疑她的人最大的回击。
“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做好当下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多年的磨砺,杨利娟早已为自己锻造出一幅刀枪不入的盔甲,但始终不变的,是内心那份坚韧和柔软。
1999年,张勇带领海底捞走出四川,在西安开设了海底捞跨区域经营的第一家门店。
当年,才21岁的杨利娟已是餐厅独当一面的“大姐”,成为了新店店长的不二人选。
初到西安,人生地不熟,也没人知道海底捞,店里整天没几个客人上门。
见此情景,杨利娟没有被动地等待,而是想办法主动出击。
先是带员工去街上派发宣传广告,营业执照被城管没收后,杨利娟又软磨硬泡,不仅把营业执照要了回来,还把科长变成了海底捞的顾客。
同时,她还带着员工穿戴整齐去办公区、公交站、甚至居民楼挨家挨户送豆浆,逢人就推荐海底捞,甚至直接去大街上拉顾客。
网图
一次,杨利娟在公交车上看到两位女士。两人的衣着打扮和谈吐气质,很像海底捞的目标客户。
杨利娟想开口向她们推销海底捞,又觉得不好意思。
纠结了一路,直到自己坐过了站,杨利娟才硬着头皮对满脸戒备的她们说:
“我们来自四川,开了家叫海底捞的火锅店,味道挺好的,价格也公道,请来尝尝。”
接着又把店址和电话给了她们。
原本没抱太多希望,没想到,第三天,这两人真的来店里了。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杨利娟备受鼓舞,也让她坚信,只要付出百分百诚意,就可以赢来一个又一个顾客。
一连串的尝试后,西安店终于迎来了转机,很快就在当地打响了名气。
网图
而生意红火的同时,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也多了。
三个男顾客在店里喝多了酒,在酒精的冲动下,动手打了两名女服务员。一旁的男服务员见状忍不住“出手相助”,把打人的男顾客修理了一顿。
没想到,这一打捅了大篓子。
一个小时后,这几名男顾客开来了两辆大卡车,60多个手持棍棒的大汉来势汹汹,男顾客仗着人多,开口就要5万赔偿,否则就砸店!
杨利娟沉着应对,先是拨打了110报警,然后带着100多名店员冲出店门,男的在前,女的在后,不到1.6米的她冲到最前面:
“想砸我的店,除非从我身上踩过去!否则谁也别想进海底捞闹事!”
60多个大汉看到杨利娟视死如归的表情,立马心虚了,站在马路对面,愣是没敢过来。
不久,警察赶到,杨利娟吊在嗓子眼的心,才终于落下来。
之后,海底捞不断开疆拓土,一路高歌猛进,杨利娟也名声大振,成为了众多餐饮企业争抢的对象,不断有人抛来橄榄枝,有的甚至开出百万年薪加股权激励的条件。
但杨利娟无一例外地回绝:“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你们不要再来电话了,我离开海底捞什么都不是,我不会离开海底捞的。”
于杨利娟而言,海底捞对她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公司,更是家一样的存在。
当年,她的哥哥做生意欠了债,债主不仅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拉走,还威胁她母亲,如果不把2000元还清,就别想过安宁日子!
杨妈妈四处借钱,却还差800元的缺口。
而当时杨利娟每个月不到200元的工资都寄回了家,一时之间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两母女急得抱头直哭。
张勇听说后,主动让公司借给她800元,这件事让杨利娟一直铭记在心,在心里暗下决心,要把海底捞当成自己家一般付出和爱护。
网图
她勤奋、肯干、聪明、执行力超强,但能做到今天的高位,不断学习和成长才是她的利器。
如果说她是千里马,张勇无疑是那个目光极佳的伯乐。
从一个只上过小学的农村女孩,到熟练掌握电脑、驾驶、公司管理、商务谈判等技能的白领精英,乃至创立了“日清周结”、“股权激励”等管理制度的优秀高管,杨利娟说,自己跟对了老板。
感恩、务实、诚恳的千里马,遇到了赏识的伯乐,成就了她和海底捞的一段佳话。
今年3月,杨利娟提出了“开放加盟”的新举措,海底捞正式宣布成立加盟事业部,最低门槛1000万,这也是杨利娟在任职海底捞CEO的最后一项变革。
网图
而此番出征海外,杨利娟肩上的担子同样很重。
首先面对的是供应链难题。除了在新加坡设立了中央厨房,其它地区的核心原材料还是从国内进口为主,其余的需要从本地供应商处采购,这也意味着原材料成本上的开支巨大。
除此之外,海外市场竞争同样激烈,来自小龙坎、蜀大侠、朝天门、蜀九香等老对手也纷纷布局海外,对特海虎视眈眈。
如何从本土化、价格、服务入手,再造海底捞的经营神话,相信杨利娟会一如既往迎难而上,啃下这块硬骨头,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