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亿新风口来了,国家成立新央企“收废品”,信号强烈(组图)
最近,中国第98家央企成立了,业务居然是“收废品”。
10月18日,这家全名叫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资环集团”)的新央企在天津挂牌成立。其业务范围包括: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报废机动车、家电及电子产品等相关耐用消费品和退役风电、光伏产品的回收利用
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的建设
支持企业建设回收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
这么看,业务真是样样不离“收废品”啊!但你可千万别小看这家新央企,它可是中国首家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被寄予厚望。
事实上,中国资环集团的成立,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新风口,彻底来了。无数财富的流动、天量的创新创业机遇,都与此有关。
根据国务院今年《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的估算,到2025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将达5万亿。
“收废品”这个5万亿的新风口,将如何改变中国?
先说一说,中国资环集团,到底有多受重视?
新华社报道,对于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国务院总理李强进行了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成立大会传达重要指示和批示并讲话。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成立大会。
规格之高,可见国家全力支持的态度,也足见其业务的重要性。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98家国有企业,中国资环集团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其股东成员里,除了国资委,还有中国宝钢、中石化、华润、中国铝业、中国五矿等五大央企,股份份额分别是20%、20%、20%、20%、10%、10%,绝对是强强联手。
这五大央企,都是大宗固体废物的产生大户。它们是典型的“重能源、重制造,重生产”,本身就有庞大的固废回收循环需求,此前也都有自己的资源循环业务线。可见,中国资环集团一出生,就有统筹整合的基因,也不会缺少客户。
宏观来看,中国资环集团的成立,是国家布局循环经济的一着大棋。
这也是第一家将总部设在天津的一级央企。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之一,天津这些年在循环经济领域,有大量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
天津子牙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第一家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相关企业200多家
临港工业区则通过港化一体化、石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等建设,逐步实现了废弃物固体资源化、液体减量化、气体无害化,废水零排放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循环利用交易制度体系及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体系
……
这对天津来说,也是极有份量的一个大手笔支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无疑将成为这座直辖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今年有何特殊性?2024年,是“双碳”目标提出4周年。
不难发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今年迎来了一次全方位的提速。
在顶层设计方面,有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重磅文件定调。配套政策,则有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着的“以旧换新”活动。这在短期内释放了大量消费潜力。
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为190.5万辆,环比大幅增长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由降转升,8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3.4%。
这成为当下提振经济的一个关键发力点。
更重要的是,国家已经部署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在这些方面,循环经济都大有可为。
“收废品”这个市场,真的迎来风口了。
智谷趋势研判,我们正在从“大基建时代”,大步踏入“大维修时代”。
在不久的将来,不管是家电、汽车等民用消费品,还是风电、光伏这类大型基建,都会迎来一波报废潮、退役潮。
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按照经济学界提出的朱格拉周期和库兹涅茨周期,设备更新通常在使用8-10年后,建筑业的兴衰循环平均长度为二十年左右。“以此测算,中国目前已进入更新换代周期”。
家电——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中国家电现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年淘汰的废旧家电数量高达1亿多,还在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继续增长。
汽车——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据全国汽车流通管理信息系统统计预估,到2025年,中国实际报废汽车数量将达到1500万至2000万辆。
光伏——自203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光伏组件报废密集期。至2030年,累计待回收容量将达到90MW,2040年预计累计回收量将达到254GW。
风电——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预测,大批早期安装的风电设备都将在近年面临退役。预计2030年-2040年的十年间,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可能将达到250GW。
如此大规模的报废退役潮,将会带出巨量回收市场。
从退役设备中回收的资源,也被称为“第二矿山”。这座矿山的规模会有多大?
中国环境报道,未来3到5年,若以需要退役的风力发电机组达到上万台的标准来估算,将产生约2000万吨废弃物资,包括废钢铁、废铜、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等。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程刚齐也预测,2025年至2035年,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市场总额将超过1500亿元。
上述《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估算,到2025年中国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元。
“第二矿山”,名副其实。
这个无比庞大的行业,还有哪些机会涌现在风口上?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国家领导人给中国资环集团的重要指示中,有一句表述值得注意:
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新华社报道也称:
(中国资环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扶持行业内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健康运营,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也就是说,新央企的成立,着眼于建平台、定规范,引领扶持行业有序发展,而不是一家独大、全国通吃。
此前,资源循环产业存在的一大短板——缺少龙头企业,极大地制约着行业发展。《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家,其中大型企业数量占比不足20%。
缺乏龙头企业,也就意味着行业集约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行业容易陷入无序竞争,一窝蜂涌入所谓的暴利行业,然后混乱竞争、一地鸡毛。
比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的虚火,就是典型案例。
长期以来,我国对该行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通常来讲,一个区域的相关业务大多由当地拥有资质的企业统一负责。2019年,《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出台,调低了回收拆解企业的准入门槛,行业开始市场化。
一时间,约400亿社会资本涌入报废机动车回收赛道抢食,相关企业从2019年的755家攀升至2023年底的1453家。
结果,拆解产能大幅过剩,实际拆解量甚至不到全行业产能的1/5。因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吃不饱”,经营困难,甚至纷纷倒闭。
事实上,循环经济特别依赖于平台支持、技术赋能。
比如塑料泡沫、废玻璃、废旧纺织品这类附加值较低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则非常低,容易造成巨大浪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调研,目前我国废玻璃回收利用率不足 40%,废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利用率不足 40%,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不足 25%。
中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谈到,2023年,我国约4300万吨废塑料被焚烧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够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
风电光伏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回收市场中,小作坊野蛮生长,龙头企业鲜见,又缺乏政策和标准,加之技术装备短板明显,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第二矿山”潜在产能完全或大部分释放,就迫切需要领头羊,来引领规范、提升技术,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资环集团的入局,影响深远,意味深长。
随着中国资环集团的强势组建,必然带动行业内资源、金钱等的流通与整合。集团董事长刘宇介绍,公司成立后将:
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
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
成为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接受媒体采访时,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蒋南青提到,中国资环集团是以央企的体制和庞大体量进入一个小行业,未来与民企合作的方式还未可知。
不过,“最重要的是,一个大金主进来了。”
下一步,中国资环集团会如何搅动风云,“收废品”的风口,谁能在天量财富的涌动中分到一杯羹?对当下经济而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