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殘障服務義工—黃桂珍(Maggie)
2014-10-30
来源:
今日悉尼
评论0条
專訪殘障服務義工—黃桂珍(Maggie)
墾丁
根據澳洲義務工作協會(Volunteering Australia)的調查,在2010年,共有六百一十萬18歲以上的澳洲人參與義務工作,其中約有四份之一的義工是參與社會服務的工作,所以可以說義工是社會的脊樑。對非牟利的社區服務機構來說,政府給與的撥款是很有限的,很多有需要的服務更是完全沒有資助,義工的參與 因而更顯彌足珍貴,彌補了資源的不足。
以華人服務社為例,義工的參與遍佈所有服務和管理層。最近,筆者走訪服務社殘障服務部,藉此了解殘障服務義工的日常工作。
目前有數位義工定期為服務社殘障服務工作,其中資深義工黃桂珍可算是老臣子,屈指一算,她已為服務社服務了五年多。筆者首次遇見她,是在服務社運營的其中一間智障人士宿舍。當時,黃女士剛抵達宿舍,筆者見到她像老朋友一樣,和所有的舍友打招呼,而舍友們都親切地稱她「Maggie姐姐」。一位熱情的舍友還說︰「Maggie姐姐,一個星期沒見,我好想念你。」
筆者於是和她交談,並了解是什麼原因促使她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為智障者作出貢獻。黃女士表示︰「開始時,我是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俗語說行善積福,幫到別人是福氣。後來,日子久了,我深深體會到義務工作不是單向的付出。我在舍友們身上也學習到樂觀和單純的生活態度。如果我一段時間沒有來,他們會記得我、掛念我,令我很感動。」
很多人都擔心智障者有行為問題,黃女士又是如何突破此障礙並與舍友們成為朋友?她眼神流露著理解和包容,娓娓道來自己的經歷︰「第一次見到一位舍友在完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大哭大鬧,並用力拍打辦公室的門,當時我完全被嚇倒。後來看到工作人員熟練地將她引到後院,嘗試耐心聆聽她的需要,但是這位舍友不善言語,所以需要經過多番努力,終於才明白她表示昨天穿的衣服不見了。工作人員幫她找到衣服後,她的情緒便平伏了。」
「這件事令我明白了解智障者的需要非常重要,平時需要多溝通,掌握他們的喜好和起居習慣,才能建立關係,他們才會信任你,把你當『自己人』。否則,他們會用行為來吸引你的注意,或發洩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所以照顧者的耐性和洞察力非常重要。」
談話後,黃女士連忙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工作人員一起帶領舍友們外出活動。她先提醒每一位舍友要上洗手間,然後細心地為他們帶上名牌,並仔細檢查他們的裝備是否齊全,協助他們整理裝束。在上車後,她逐一檢查舍友的安全帶是否扣好。這時筆者恍然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互動中建立起來的嗎?
看著他們像一家人般的溫馨、親密,義工不但彌補了服務的勞動力,更重要的是,一顆熱忱的心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能夠溫暖人心。筆者衷心希望更多人能加入義工行列,為有需要的人士送上祝福和溫暖,並同時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喜悅。
(圖:義工們參與為華人服務社殘障服務所舉辦的活動)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热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