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2.4°C-14.6°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用钱买感谢”算不算善行

2011-02-02 来源: 南方周末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大陆首善陈光标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争议

19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段特别的时间。欧洲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只物质上残破不堪,而且在精神上空前颓丧;相对地,美国跃升为数一数二的强国。

在那个年代,美国创办了好几本重要的杂志,例如The New Yorker,这些杂志几乎都是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办的,而且几乎都出于同样的动机──他们希望能带动风气,革除美国的草莽野蛮风气,让美国变得比较像一个文明的国家,一个可以被欧洲看得起的国家。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美国出现了极为活跃的艺术经纪人,热心来往大西洋两岸,趁着欧洲战后社会的困境,从许多旧贵族手中,将大批大批历史名画转卖到美国。收购这些名画的买主,是美国钢铁、铁路、石油大亨,以及进出华尔街炒股票赚钱的富商们。

这两件事同时发生,绝非不相干的偶然,而是彼此联系的时代变动。战后自觉国家力量与地位的提升,美国人开始积极学习扮演过去一向由欧洲扮演的“高贵文明”角色。他们意识到:光是有资源有钱,是“高贵”不起来的。

一个会受到尊重的“高贵”社会,关键不在于如何赚钱,而在于如何花钱,在于用钱换来什么。那些办杂志的年轻人,他们着眼于要有能和欧洲平起平坐的文学、艺术、思想成就,来抬高美国地位;至于那些手中握有大笔现钞的人呢?他们开始学习将钱用在艺术收藏上,进而学习如何用钱来赞助艺术,创造第一流的作品。

从美国富裕起来,到感受这种自我提升的需求,有一段漫长的过程,也有许多持续模仿欧洲、常常学得四不像的记录。不过最后整个社会对于什么是“文明态度”,什么是高贵社会的条件,有了基本的共识,一方面有些事就不太可能出现在美国了,另一方面也就换成美国拿这些条件来衡量、甚至睥睨别人的社会。

在美国长期培养的共识下,没有任何富豪会用摆出现金叫人家当面领取当面表达感谢来“行善”的。并不是美国富豪不喜欢被人家奉承、被人家感谢的轻飘飘感受,而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太接近“用钱买感谢”,太像直接的交易行为。而美国的文明高贵标准共识之一,就是善行应该尽量远离自私的交易考量。被人家看成是“用钱买感谢”,善行意义就大打折扣,反而获取不了“善人”、“慈善家”名号,岂不得不偿失?

陈光标可以成为“中国首善”,但如果“他的朋友”巴菲特在美国用同样方式“行善”的话,却一定变成大家嘲弄、攻击的对象,不可能得到什么称赞的。这清楚显示了在文明态度上,中美两国当前还存在的巨大差距,陈光标拿那一套做法到台湾,得到毁誉参半的反应,因而也就不意外了,毕竟在这方面,台湾原本就是介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两套不同标准之间的。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