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老公”走红后,演员蒋奇明的“千人千面”
凭借《漫长的季节》走红一年后,2024年,蒋奇明在荧幕上带来的,是两个不算讨巧的角色。
一个是《哈尔滨一九四四》里鲁莽、残暴,早早下线的田小江,一个是《我的阿勒泰》里贪心、破坏草原、欺骗感情的高晓亮。《我的阿勒泰》大结局播出当晚,很多网友跑到蒋奇明微博下说:“哥你这两天先躲躲”“演得太好了,气得我牙痒痒”。
然而,此时的蒋奇明正在组里拍戏,几乎没什么精力看评论。不过对他来说,网友能在新角色里丢掉傅卫军“哑巴老公”的滤镜,似乎达成了他的目标。
“我最近的角色都不是特别讨巧,不会让观众觉得这个角色有魅力。所以你能做到的,就是要让观众相信这个人是存在的,要为他说话。”蒋奇明告诉娱理工作室。
在这次拍戏间隙的访谈中,他和娱理工作室分享了拍《我的阿勒泰》的心得,《漫长的季节》爆红后的感受,以及之前没戏拍的日子。可贵的是,他从未抱怨过去的籍籍无名,也只把如今的曝光视为“运气好”。名气、口碑带给他最珍贵的,仅仅是有了演好角色的选择。
在无数个主角光环之外的角色里,他用自己的方式,“磨”出了自己的光彩。
高晓亮不是纯粹的“坏人”
《我的阿勒泰》开播前,蒋奇明便凭一张预告照出了圈。
照片中,他站在夜晚的沙漠里,脸上流着血,但却倔强地望着天空,眼神中有绝望、失落,也有不甘。而在被阴影笼罩的面庞背后,一轮沙漠皎月却异常明亮、纯洁。一张无言的照片,却呈现出了电影的质感。
这张照片的场景出现在第六集开头,是赚了一点钱的高晓亮从酒店辞职后去淘玉,但身上的东西全被同乡骗走了,还被打了一顿。回忆起是如何演出这段“人生镜头”时,蒋奇明觉得,自己只是在代入高晓亮的身份表演时,摄影机恰好捕捉到了某一瞬间。
导演滕丛丛曾在娱理工作室的直播中透露,高晓亮的演员是全剧最后确定的。这个角色虽然篇幅不多,但需要极高的演技,前后找了很多演员都不合适。最后,是制片人齐康向滕丛丛推荐了蒋奇明的试戏视频。
彼时,《宇宙探索编辑部》正在上映,滕丛丛专门跑到乌鲁木齐的电影院去看,发现蒋奇明的戏果然很好。和高晓亮有较多对手戏的马伊琍看过后,也很喜欢。
高晓亮属于难诠释的那类的角色。在成为角色的过程里,会很爽,很过瘾。
蒋奇明演戏不喜欢设计动作,而是希望能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蒋奇明本身的认知比较稳定,如果要想变成角色,需要改变的是认知。要花大量时间去了解角色的生活、背景,包括所有的肢体语言、行为反应,一体化之后才会真实。表演是技巧型还是感受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平衡技巧和感受。”
在《漫长的季节》中,为了演傅卫军,他先去学了手语。学着学着,发现仅学肢体语言是不够的。“手语要打出来,打出节奏,得先了解语言逻辑,身上的神经才会自然地跟着一起动,不能把眼神、肢体单拎出来去表演,否则会全都断开。当你做的功课足够多,你就会成为这个人。”
《我的阿勒泰》刚刚收官,高晓亮的故事线也引起了热议。谈起这个角色,蒋奇明并不觉得高晓亮是个纯粹的反派角色,只不过从他的生存状态来看,有些钱是要赚的。作为外来者,高晓亮无法融入草原,是受认知和成长轨迹影响的,很难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去定义“好”与“坏”。
为了更贴近高晓亮这个角色,他经常在网上看一些打工短视频、vlog,一点点琢磨他们的生活状态,言谈举止。同时,他还要代入“外来者”的身份,让自己天生与游牧民族的信仰隔绝。
“傅卫军的特别,在于他是个聋哑人,能瞬间吸引住观众,但高晓亮就是个普通人,必须要让观众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所处的社会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比如在阿勒泰,其他角色设定都是本地人,说话口音会带当地的感觉,还会说民族语。但我的口音、习惯都和他们不一样。”
然而,不是每个角色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感受。环境在变,对手在变,自己的想法也会变,这让蒋奇明拍戏时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达不到预期,或是想改变自己时,他会陷入内耗。
治愈他的,反而是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以及同组演员的真诚、热情。每次焦虑的时候,他就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它们就像李娟的散文一样,纯朴、热情、自由、有生命力。
《漫长的季节》开播时,蒋奇明正好在《我的阿勒泰》组里。看到他的表演,很多人都恭喜他说:“你终于有一个好的角色被大家认识了。”还有工作人员会在微信群里问导演滕丛丛:“什么时候拍我的哑巴老公?”
巧的是,杀青后,剧组的主演们陆续都有了大爆的作品。每当此时,大家不会在群里发客套的赞美,而是演员之间惺惺相惜的祝福:“真好,希望能再遇到更好的角色”。
没戏拍的日子
变成“哑巴老公”之前的蒋奇明,主要活跃在话剧、音乐剧舞台上。
2019年,本想再演几年音乐剧的他,由于好奇舞台剧演员和影视演员是否真的有壁,便签约了现在的经纪公司,尝试着从舞台走上荧幕。一开始,他还沉浸在话剧舞台上,但演着演着,发现如果不去跑组面试,根本敲不开影视行业的大门。
一开始,他特别不习惯影视行业“靠天吃饭”的逻辑。同时,那个时候的他有点胖,状态不好,也没什么面试经验,试镜成功率极低,一年只能演上一、两部戏的配角,但他还是会一个个剧组跑。
“以前的选择很少,但是演员一直不拍是很糟糕的事情。不在镜头面前或者舞台上动起来,肯定会生疏,毕竟演员的年限在那,所以需要多尝试。”
2020年,突如起来的疫情让剧场歇业、剧组停工。“本不富裕”的他则“雪上加霜”,经历了小半年没戏拍的日子。
5月,他心血来潮地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求职贴,提到自己因疫情赋闲在家,没有收入,希望能设身处地体验各行各业的生活,薪资待遇可谈且空间大。
提到这则帖子,蒋奇明回忆,当时并不是完全没有工作机会,只不过剧场停工之后,大家都在抱怨活不下去。他发现,自己好像除了演戏什么都不会。在这个需要观察生活的职业中,他似乎并没有认真生活。
发完这条帖子后,有朋友还以为他活不下去了,就介绍了几个话剧的活。但最终,他还是去罗森便利店打了几个月的工,去观察人平时是怎么聊天、生活的。
他觉得,刚刚演了几年戏就遇到傅卫军,其实是自己“运气好”,也远远没到能输出方法论的高度。“就像我这次接受访谈,也不知道该聊什么。聊到现在,我的思维其实挺乱的,因为我的状态就是这样,一直在找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漫长的季节》刚播出后,蒋奇明起初还会搜自己的名字,因为观众的夸奖而开心。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意识到乐极会生悲。有很多演技综艺会模仿傅卫军的片段,朋友也会发给他看。“我觉得大家都演的挺好的。只不过我运气好,能接到这个角色是我的幸运。”
如今,他不会再主动搜自己的评论了。因为他觉得,演员看的太多会影响判断,自己的演员之路才刚开始,更重要的永远是下一个角色。演员不能一直活在评价里,而是要活在角色里。
走红之后
《漫长的季节》播出之后,入行时间不算短的蒋奇明,终于有了选剧本的空间。
很多人认为,蒋奇明很适合演“亦正亦邪”的边缘人物。但在他看来,跨度最大的,反而是在爱情电影《7天》中,他和张艺凡饰演的情侣。“我当时接这部作品,就是想试一下自己拍爱情片到底会怎么样?我都能拍爱情片了?这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目前,给蒋奇明递过来的本子里,有现实主义、悬疑、甚至还有古装。但他更偏爱发挥空间更大,更有张力的小人物,可以一点点抠他们的真实状态。所以,目前的他没有大量接戏,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着一年只拍1-2部戏的节奏。
《漫长的季节》后,业内有很多知名演员有公开表达过对蒋奇明的欣赏,其中就包括张译、郝蕾、阿如那、苏有朋等等。
在表演上,蒋奇明也有自己的偶像,比如梁朝伟、丹尼尔·戴-刘易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巴里·基奥汉。因为对他们有太多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像观察生活一样,和他们聊聊天,聊一聊他们在表演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我并不想模仿他们,因为经历不一样。我只是想了解,他们是如何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模仿是很难超越的,只能另辟蹊径。”
他没想过,自己未来到底是会像偶像们一样持久长红,还是昙花一现。掌声、名气那些东西,远不如在表演上变得千人千面重要。他只是希望,自己的运气能一直好下去,能用舒服的方式接到适合的角色,在每段时间内都有可观的、积极的变化,同时少一点内耗。
“有时候大家说我是剧抛脸,首先我很开心,但我肯定没有做到最好。很多时候演员很受限,只能在不断试错当中,选择当时我认为最合理的呈现方式。”
谈话的结尾,问到对《我的阿勒泰》的播出期待,他说,要是大家认不出这是蒋奇明就好了。现在来看,他似乎做到了。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