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6日 20.0°C-22.1°C
澳元 : 人民币=4.7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总裁离职,背后故事好像更精彩!

2018-01-30 来源: 环球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被称为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的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最近在官网发布管理层变动通知,称从今年9月开始,塞巴斯蒂安·海尔曼(中文名韩博天)将不再担任该中心总裁。去年3月,《环球时报》用整版文章起底MERICS“中国研究”的政治化问题(如图)。自那以后,MERICS一面倒片面批评中国的声音有所减弱,德国媒体对该智库及学者研究成果的引用也减少了。一名与MERICS有合作的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方面的质疑给了MERICS压力,也给了创立该智库的墨卡托基金会压力。一名熟悉情况的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韩博天的离开可能是因受到出资方的质疑。

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总裁离职,背后故事好像更精彩! - 1

塞巴斯蒂安·海尔曼(中文名韩博天)

MERICS由德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墨卡托基金会于2013年11月投资成立。该中心近日发布通知称,韩博天因家庭原因将于9月1日回德国特里尔大学任教。几年内,韩博天让MERICS发展为世界领先的中国研究智库之一,墨卡托基金会对他的杰出成就表示感谢。基金会现正为MERICS的第二个筹资期和下一个发展阶段(2019年-2023年)做准备。未来韩博天将积极支持MERICS管理层的顺利过渡,并将继续与MERICS保持密切联系。

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总裁离职,背后故事好像更精彩! - 2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网站所发“通知”截图。

MERICS最高管理层突如其来的变动,并未引起德国媒体关注,但在德国的中国研究圈引起不小震动。柏林中国问题专家莱希贝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博天在MERICS第一阶段5年期未满时提前离职,可见他与墨卡托基金会的合作不是特别顺利。莱希贝格认为,MERICS最失败之处是遭到来自中国方面的质疑,比如政治化色彩浓重,缺乏客观性。

自2013年成立时,MERICS曾表示要展现“中国不同侧面的风貌”“深化德国乃至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但结果却是其发表的各类中国研究文章基本是批判中国的,带有很强主观性。

凭借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的名号,MERICS风光一时。尤其在该中心学者频频被美国《纽约时报》、德国《明镜》周刊等“西方大媒体”采访后,MERICS几乎成了欧洲“中国研究”的代名词。德国《每日镜报》此前称,一些德国传统智库担心MERICS垄断“中国专业知识”,并认为其缺少从历史角度看待中国的立场。

《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MERICS不像真正意义上的智库,它没有长期的研究计划。该中心每周都会发行网络杂志《中国亮点》,一般有5至10篇文章。其中的“学术文章”都是跟着有关中国的热点走,更像随意发挥的个人感想,其语言往往带有煽动性,很容易引起关注。这也导致该机构在学术圈口碑一般。一名汉堡的中国问题学者曾对记者抱怨说,这些文章很难被划定为学术文章,缺乏严肃的论据,也缺乏历史观,有的就像“娱乐版上的中国研究”。

《环球时报》记者曾多次申请实地采访这家智库,无一例外遭到拒绝,对方甚至称“我们拒绝‘国家媒体’的采访”。去年3月,《环球时报》以“起底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为题,用整版文章披露MERICS“中国研究”的政治化问题(文章相关链接——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3/10366867.html)。据知情人士透露,文章刊出后,韩博天气恼地称要找《环球时报》记者理论,还暴跳如雷地问中国驻德大使馆该文怎么来的。

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总裁离职,背后故事好像更精彩! - 3

《环球时报》文章《起底欧洲最大“中国研究中心”》所在版面。

根据《环球时报》记者调查,从2013年到2017年3月,MERICS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研究文章约有八成是负面的。自《环球时报》整版报道后, 该中心涉华研究主观色彩较强的负面文章为50%左右。其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调子也更温和了。比如,MERICS学者莫诗彬去年4 月6 日接受北德广播电台采访时,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给予肯定,认为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及政治投入在当地获得积极评价。

按计划,墨卡托基金会应该已向MERICS投资了1840万欧元。有内部人士透露,基金会显然不满意MERICS目前的状况。一名基金会主管此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MERICS的目标是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而不是对立。莱希贝格认为,鉴于MERICS的现状,管理层变动也许是一个契机,可以使MERICS的导向变得更客观。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杨大U
杨大U 2018-01-30 回复
西方垄断话语权,任意抹黑中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那些西方偏执的“智库”,如不收敛,遭受中国的“起底”将是常态。国人信心倍增,西方应引以为诫。
Vanessapink
Vanessapink 2018-01-30 回复
纳粹的后裔能研究出什么好结果!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