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过去了,为何还要再看一遍《千与千寻》?(组图)
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时,那群女孩已经十几岁了,其中一个女孩刚上初二,她一个人坐新干线去看望外婆,回去的路上还绕到宫崎骏的工作室,把土特产挂在玄关的门把上就走了。宫崎骏知道后特别高兴,“太酷了……她的作为让我这个欧吉桑动容,同时也让我感到真是不容小觑啊。”
文 | 李婷婷
编辑 | 金匝
1
老实说,当得知《千与千寻》时隔18年在国内影院上映时,我并没有打算再去看一遍。
我担心重看会破坏10岁时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留下的愉快记忆。那时候片子已经在日本上映了几年,而我在一个边远的海边小镇读小学三年级,从淘来的盗版碟里看到了《千与千寻》。对一个无知又循规蹈矩的小学生来说,千寻闯进另一个世界的冒险故事就像一场宣告——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新奇好玩的事儿?
夜幕降临后的“神隐”小吃店。
现在的我已经不同了。我离开那个闭塞的小镇,在北京待了6年,虽然看了不少有意思的电影,知道了一些也很奇特的事情,总归还是一个没什么好奇心、无聊的成年人。对我而言,重看《千与千寻》只是一场情怀绑架。但我还是坐进了电影院——成年人嘛,为了工作就算是被“绑架”也无所谓了。
片子开始放映。当千寻的父母因为吃了不属于他们的食物而变成两头猪,千寻去猪圈看望它们,大声喊出“别长太胖,会被吃掉的”的经典台词时,全场都笑了,我反倒有点尴尬,这句话早就被过度解读,成了一句流行鸡汤,甚至还有对应的表情包。
如我所料,我已经无法对这部片子产生任何新奇感。虽然过去没看明白的诸多现实隐喻现在全看明白了——比如,汤婆婆通过夺取姓名来控制别人,不工作就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每个看起来疲惫不堪的神到汤屋泡澡就跟现代人刚下班累得只想躺着一个道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读懂这些并不困难,却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更加焦虑了,连看个动画片都能感受到“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不过,千寻应对这个残酷世界的方式还是让我有点诧异。换做是我,看到自己的父母都坐下来吃别人家的美食了,我肯定也会上去一顿猛吃。当千寻提出要留下来工作,凶神恶煞的汤婆婆发飙,“凭什么要聘用你,你看起来又娇气,只会撒娇,只会哭……还是说你想一辈子做最辛苦的事?”说实话,听到这些我一定会打退堂鼓。要是遇上对自己百依百顺的无脸男,要什么给什么,我应该也没办法像千寻一样理直气壮地说出“我不需要”吧。更别提一个人坐一趟有去无回的电车,给不知道是好是坏的钱婆婆送回印章赔礼道歉——基本的风险意识我还是有的。
千寻拒绝了无脸男特意为她变出的黄金。
结果片中只有10岁的千寻把一个成年人都不敢做的事全扛了下来。这个小姑娘看起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欲望,她的道德底线甚至比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高。那些无缘无故塞过来的食物、钱财在她看来都是不能轻易触碰的。她只有非常朴素的愿望——救出变成猪的父母,帮助差点死掉的朋友白龙,就连吃了人之后变得充满攻击性的无脸男,她也没有放任这个朋友不管。
我很困惑,这个脆弱的女孩哪来这么大的能量?她明明坐在车后座回答父亲提问时还一副有气无力、厌世的表情,误闯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害怕得大哭,要一个人走在没有扶手、旁边就是高空的楼梯时还吓得坐在地上慢腾腾往下挪,就算是克服困难找到工作后也会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
在影片的开始,千寻还是一个不敢独处的胆小女孩。
2
能解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千与千寻》的导演宫崎骏。
我找到了2001年电影刚上映时,宫崎骏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的记录。这位当时已经60岁、头发开始花白的导演一说起千寻这个角色,就像在说自个家的胆小孙女一样,“这位女主角的特色,就是动作慢吞吞。”
和过去的作品不同,宫崎骏没打算把千寻塑造成一个公认的美少女形象。至于这位女主角的魅力,他在构思的时候也没有多想,“魅力这种东西,是无法知道的,因为人会突然改变。”显然,宫崎骏就是把千寻设定为一个平凡的女孩。
躲在角落手足无措的千寻
作为一位极其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导演,宫崎骏会指责当时的日本年轻人,“现在的小孩,变得脆弱善良又容易受创,而且自视甚高……这样的小孩却出生在这个动乱的时代,说来实在是讽刺,同时也是悲剧。”但当一位记者抱怨“世界上眼中最没有光彩的小孩就是日本的小孩”时,宫崎骏却反驳道,“事实或许是如此,不过只要带他们到自然的世界并放任一周不管,他们眼神中的光彩自然就会重现。”
宫崎骏相信所有的小孩都有“与生俱来、可以克服逆境、发挥自我力量的能量”。他解释把千寻的父母变成猪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会阻碍千寻的行动。“在老师不断呼唤‘动作快一点’、和善又爱取悦小孩的父母之下,小孩是无法发挥自身力量的。”
这也是宫崎骏的亲身体验。他从小就充满不安又缺乏自信,不擅长表达自己,直到看了手冢治虫的漫画、一些其他的书才获得了鼓励。漫画和书里的那些角色有人性的弱点,但在关键时刻都勇敢得让人敬佩。“现在大家虽然疾呼着‘要正视现实,直接面对’,但我觉得,对那些一旦面对现实往往就信心全失的人来说,首要之务应该是让他们拥有自己能够当主角的空间。”
《千与千寻》正是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尽管那是一个看起来和现实世界一样运行着相似规则的幻想世界,却是一个相信真理的世界——只要千寻可以把事做好,她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或认可,就算是汤婆婆也不会耍赖。“当孩子们在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时,正面冲撞虽然注定会失败,但是幻想世界却能成为他们的力量。”
影片的结尾,汤婆婆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让千寻和她的父母回到了人类世界。
事实上,宫崎骏最初制作《千与千寻》是想拍给五位10岁女孩看的,那是他朋友的女儿们,每年夏天都会来宫崎骏的山中小屋玩耍。这些女孩和千寻一样看起来很脆弱,“我希望她们能够明白,这个世界其实是深奥悠远又缤纷多彩的,她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着无数的可能性……最后我要对她们说的是,‘没问题,你绝对做得来’。”
2001年电影上映时,那群女孩已经十几岁了,其中一个女孩刚上初二,她一个人坐新干线去看望外婆,回去的路上还绕到宫崎骏的工作室,把土特产挂在玄关的门把上就走了。宫崎骏知道后特别高兴,“太酷了……她的作为让我这个欧吉桑动容,同时也让我感到真是不容小觑啊。”
但《千与千寻》也并非只是给当下的10岁女孩看的电影。宫崎骏说,他把千寻的父母变成猪不是为了让孩子认清父母的真面目,也不希望做父母的人以父母的身份来观看这部电影,而是希望每一个都拥有过10岁童年的成年人“能够回到那个年纪并且站在千寻这一边”。
3
上映8天,《千与千寻》在中国就收获了3亿左右的票房。
尽管在日本电影史上,这部电影创下了至今也没被超越的304亿日元(约17.4亿人民币)最高票房纪录,上映的第二年就拿下两个国际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但回到18年前,宫崎骏一定没有想到,他所创造的幻想世界还能适用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当时电影刚上映没多久,就发生了9·11事件。面对那样动荡的时局,宫崎骏觉得未来变得更加变幻莫测,“让我感觉得到,着眼于更根本性的时代已经来临。”
2002年和一位日本教授对谈时,宫崎骏说,“面对孩子们所提出‘我们为什么会出生在这种地方’的问题,我们虽然无法直接给予答案,但至少必须将大人的基本态度和心情传达给他们知道。”那时候日本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经济停滞时期,就像《千与千寻》里父亲误闯另一个世界后判断,这是一个废弃的主题公园,因为90年代日本到处都在开发,后来金融危机到来,“大家都破产了。”
宫崎骏说,“尽管将来可能会发生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但还是必须想办法让孩子们生存下去比较好……唯有此时,才需要培养小孩具备‘清明无碍的眼光’,让今后的年轻人可以看得比我们更遥远。到时候,他们应该就不会跑去买什么路易威登之类的名牌包,只要提着一般的购物袋去买东西就好了。”
正在毫无节制大吃大喝的无脸男
宫崎骏在制作《千与千寻》的企划书里写道,“让孩子们处于这个被层层包围、被过度保护,在人际上形于疏离,对于生存只剩下模糊感觉的日常生活中,只会让他们虚弱的自我日渐肥大。”所以在这部片子里,宫崎骏并没有按常规套路,把千寻设定为英雄,让她和邪恶力量作斗争,而是把这个平凡的少女扔进一个贪婪、暧昧的世界里磨炼,她的目标不是战胜汤婆婆,而是救出自己的父母、活着返回原来的世界就够了。就像那个世界不会消失一样,并非邪恶的东西被毁灭了,而是千寻获得了“生存的力量”。
《千与千寻》当时在日本上映后,宫崎骏就宣告退隐——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宣告退隐了。这位总是忧国忧民的导演很快就复出了,还计划在2004年推出新的电影,“一想到三年后的世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不免有些紧张不安。”他忧虑的问题很多,经济问题——“到时候不知道电影院是否还存在”、世界政治情势、环境问题等等,“毕竟谁都料不准今后的世界是否还能持续下去。”
这些问题固然很重要,但在当时当刻,宫崎骏也像千寻一样拥有“不被吞噬的力量”,他选择继续拍电影,“我不知道这个决定能否开花结果,但是姑且不论能或不能,我都觉得接受挑战才叫做勇敢,不过,我心里也有些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太耍帅过头了。”
如今回头看,这位已经78岁、“退隐”了7次的老爷子显然还很酷,在《千与千寻》之后他又拍出了3部电影,2014年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直到今天,他还在制作他人生中的第12部电影。
2014年,宫崎骏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