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纠缠”贸易战 习近平另有“要事”当办(组图)
进入8月以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对华关税上的价码和不断反复,北京似乎已经不再“纠结”于贸易谈判的进展。中国固然需要美国的合作与配合,但是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相比与特朗普的“纠缠”,习近平显然还有许多“正经事”要做。
8月26日,在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不仅对于贸易战未置一词,而是在将主要目光转移至中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其中,打造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打造统一开放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以及金融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等等改革举措正在形成习近平的具体经济改革路线图。
8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对于“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议题拟定中,也没有较多地涉及贸易战,甚至外部经济风险话题。像2019年初中国“两会”期间,那样如临大敌应对外部危机的话语表述已经不见,相反,“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被认为“必须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坚持改革创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才能解决的问题。
北京正在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中国的国内改革。究其背后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却只不过是一道再简单不过小学算数题而已。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以及“美国脱钩”给中国经济所能造成的困难,相比于中国自身的改革所将释放的红利已经相形见绌。没有美国,中国的一些问题反而更容易彻底解决,来自美国的压迫恰恰成为了中国改革的动力。
从历史的经验也可以证明,中国的问题往往来自于自大、松懈,以及涣散和内斗。而中国人只要能团结起来,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中美贸易战恰恰就是给了中国一个最好的“团结”理由,中共对此当然“乐见其成”。对此,中国的“网络友人”甚至戏谑地称,特朗普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倒逼”师,是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神助攻”。
而对于之前,中共之所以如临大敌一般地应对贸易战,则更多的只是出于降低损失、阻止特朗普进行“战略冒险”的考虑。毕竟,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全球的政治精英以及媒体,都没有想到,特朗普能够这么“不靠谱”——能够置全球大分工下的美国整体利益于不顾,一味推行单边主义,甚至为了自己的连任,一味放任美国经济泡沫化的进程。
当然,中国政府一开始也对同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抱有一定期待,并且做了一系列解释工作,希望特朗普能够了解中国的利益关切,希望能用更多的贸易合作来缓和矛盾,甚至还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贸易和政治施压一度试图逼破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这就和大多数人遭遇“碰瓷”,抑或抢劫时的反应一样,首先是吃惊,然后是抗拒,之后是为了降低损失的理性妥协,最后才是忍无可忍,做好最坏准备的奋起反击。毕竟面对几千亿美元的美国市场、几百亿美元的关税损失,以及一系列的产业链断供“危机”,中共不希望在自己的上升调整期徒增过大的经济风险。
然而,当中共通过与特朗普政府一年多来的交手,确信特朗普并不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后,中国政府的策略也必然进行调整。美国出于自身政治和经济诉求不可避免地正在将中国作为想敌。特朗普则正在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寻找替罪羊。
如果说中国政府出现战略误判的话,那么就是,中国政府没想到美国经济的衰退来的这么快,以至于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再次寻求“降息”“量化宽松”等经济刺激政策,而美国对于中国的经济制裁则来的这么“有限”。
中国政府一开始对贸易战严阵以待,采取了诸多措施应对,但是也有一些负面效果,比如大规模减税政策不仅导致了自身的财政紧张,而且也导致部分改革的中断。也许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依然在下滑,形势依然严峻。那更多的是因为没有去了解中国政府在2019年初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在2019年年初,为应对美国的全面经济制裁,中国政府甚至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大幅下滑和大规模失业的准备。
然而,从2019年4月份恢复中美贸易谈判,到现在有将近有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对比当初发生大规模失业的预想,中共看到的是自身经济的企稳和美国经济的衰退。中共认为之所以更够产生这种变化,正是中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的体现。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需要做的就已经不是推动贸易谈判那么简单。在经济上,只有给美国造成更实质性的打击,才能促使特朗普为了“选票”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中国也只有加速推进国内的各项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困境,最终在这场竞争中胜出。这种更加冷静和务实的思维,在北京表现的已经越发明显。既然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也并非重要,那就无需急于解决。
从8月份中共连续密集出台的改革政策就可以看出。先是以信息通信和数据平台产业为代表的“国企+5G”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再是以上海自贸区、深圳“示范区”为代表的区域建设方案的出台,之后又是医药保障体系的改革,以及土地管理法的“修法”完成。在加速资本出清、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金融供给结构加速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开放、科技产业升级、农村集体化改革,土地财政改革、住房体制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些动则就将释放出几万亿、几十万亿美元“红利”的国内改革都在密集进行。
中国政府的注意力正在从“打赢”应一场贸易战,向完成一场“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转变。而习近平则认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北京已经不愿意与特朗普“纠缠”于贸易战的孰是孰非,相比于特朗普,习近平显然认为自己还有更多的“重要”工作需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