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轰动全世界的中国老人在美国病逝,而她真实身份竟是……(组图)
有一位中国老人,在美国病逝了,
她出身高贵显赫,
却中年丧夫,晚年丧女。
而她自己,熬过六年牢狱之灾,
生活给她千般不幸,
她却在出狱后,轰动全世界!
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走来,
她的一言一行都让人震撼不已。
她,就是郑念。
郑念,原名姚念媛,
1915年出生于北京,
她是中国版的“唐顿庄园大小姐”,
父亲是北洋政府高官,
她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
家人从小把她培养成一名名媛,
看的是中外名著,
吃的是精致瓷器盛的茶,
和英国式薄三明治,从不知人间愁苦。
青年时期的郑念
因为气质优雅和长相出众,
还在天津读书时,
就四次登上《北洋画报》封面,
成为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
优越的家世,精致的容貌,
引得当时一片官宦子弟的追求。
她本可以早早找个门当户对的男子结婚,
生儿育女,
从此过上顺遂无忧阔太太的生活,
然而郑念,
却拒绝了那些家世显赫的男士。
她不愿后半生都靠一个男人活着,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拼才华,
说得大概就是郑念这样的人。
她大学就读于天津南开,
和北平燕大,
后留学英国,在伦敦读书的时候,
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
正攻读博士学位的郑康祺,
郑康祺家境平凡,可郑念看重的,
是他温润的品行和耿直的性格。
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彼此欣赏,
结下百年之好。
完成学业后,两人双双决定回国,
他们有着共同的期愿:为新中国作贡献。
怎料这一回,
竟让她受尽无穷折磨......
郑康祺加入了外交部,
被派遣到澳大利亚,
而郑念也随着丈夫一起一直漂泊在外,
两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郑梅萍。
一家三口,本其乐融融,
然而家庭和美的背后,
命运的玩笑刚刚开始。
1957年,郑康祺突然因病去世,
承受丧夫之痛的郑念,
不得不担起家庭全部的责任,
为抚养幼女,
她回到上海,担任某公司办事处经理。
祸不单行,
丧夫之痛还没过去,
1966年,命运的风暴突然袭来,
猝不及防将她打入深渊。
她由于英国留学,
和长期供职外商公司的经历,
被指控为“英国间谍”,
首当其冲受到剧烈冲击。
那一天,郑念正坐在家中,
门外忽然传来疯狂的砸门声,
他们冲了进来,
把家里她精心摆置的花瓶、古董,
全都摔了一地。
郑念搂着女儿站在角落,
她很平静地看着他们疯狂可怕的行为,
没有哭泣嘶喊。
第二天,
她仍然在餐桌面前安静用完了早餐。
她对女儿说:
“待一切过去后,我们再布置一个新家。
它同样会十分美观舒适的。
不,它会比过去更美好。”
然而更猛烈的冲击到来了。
9月她直接被关进上海第一看守所,
成为了代号为1806的囚犯。
一场近七年的监狱之灾开始了。
在监狱中,
郑念受到无数次审讯和拷打,
逼迫她承认自己是“间谍”,
然而郑念却始终不曾妥协,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
无数人被批承认“罪行”,
被迫“揭发”身边的人,
她却始终坚持着做自己。
她凭着自己的智力和坚强的毅力,
忍受住了严刑拷打和心理折磨,
通过读毛泽东的书,
和当时的报纸而与迫害她的人抗争。
而她的所言所行,
至今看来都让人震撼不已!
初到监狱,
她惊异于世上竟有如此简陋肮脏之处。
可她并没有抱怨,
一点一点收拾着,
让环境变干净,让自己住得舒适些。
她将原本就不多甚至是吃不饱的米饭,
每顿留一些当浆糊用,
将手纸一张张贴在沿床墙面之上,
这样她的被褥,
便不会被墙上的尘土弄脏;
聪慧的她向看守员背毛主席语录:
“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
以此借得扫帚将屋内打扫干净;
她还借来针线将毛巾缝制成马桶垫;
给贮存水用的脸盆做盖子防灰尘……
恶劣的环境,
没有使她变得随便与敷衍,
她依然坚持对生活的要求,
沉着冷静地面对发生着的一切,
在陌生而糟糕的环境中觅得新的生机。
为了让她承认那些莫须有的罪行,
郑念曾经有十多天双手被反扭在背后,
手铐深深嵌进肉里,
磨破皮肤,脓血流淌。
她每次方便后,
要拉上西裤侧面的拉链,
这个动作对于双手被铐的她,
十分艰难,
每次都勒得伤口撕心裂肺的痛,
但她宁愿创口加深也不愿衣衫不整;
有位送饭的女人好心劝她高声大哭,
以便让看守注意到她双手要残废了。
而郑念想的是:
“怎么能因此就大放悲声求饶呢?
我实在不知道,
该如何才可以发出那种嚎哭之声,
这实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在身体状况已经差到不行,
难以支撑站立,
担心自己因为神志不清,
而让造反派有机可乘,
甚至还自己编了一个运动操,
恢复清醒状态。
她拒绝在有犯罪分子的纸上签字,
反而在下面加上一行“一个无辜的人”,
再签名。
手铐让双手血肉模糊,
快和手黏在一起,面临被废的危险,
却不屈从审讯人的诱导,
仍然坚持不停重复自己无罪。
这一煎熬的日子,
一直到1973年,
郑念等来了被判无罪释放,
带着一身的疾病终于重见天日。
当时她更年期身体大量出血,
被诊断为子宫癌。
可她为证一个清白,
宁愿不要离开,
坚持要迫害她的人承认她是被冤枉的,
然后无罪释放,并向她道歉。
在这时,
迎接她的还有是一个更痛苦的消息:
她视若珍宝的女儿已经离世。
此前在看守所,她要求见女儿,
看守只给她拿来女儿的衣服。
她拿着这件六年前买给女儿的棉衣,
突然痛哭,向看守撕心裂肺地要女儿。
因为这件棉衣还是新的!
穿了六年的衣服,
怎么可能还是新的?!
她猜到女儿可能已经不在了,
但是没人告诉她实话。
忍受着巨大的压力,
她只能不断对自己说,
女儿还活着,一定还活着。
可悲痛的是,女儿已经走了,
别人都说她的女儿是自杀的。
她不信,秘密调查女儿的死因,
最终发现,
女儿是被人活活打死才扔下楼!
郑念和女儿郑梅平(左:郑梅平,右:郑念)
丧夫,丧女,
有人以为这下子郑念该被打垮了,
然而命运如刀,
郑念依然坦然领教。
她没有因此变得戾气满满,
反而收敛了自己的情绪,
用最理性的方法揭露女儿的真相,
最终,
她将凶手送上了法庭,送进了监牢!
1980年,
被伤透心的郑念,
漂洋过海远赴美国,
并在那里定居了下来。
伏案写作,不忘在案头插一朵玫瑰
孤身一人来到美国,
65岁的郑念,
很快使自己适应新生活方式和环境:
诸如高速公路上的驾驶、
超市购物及银行自动提存款机……尽管,
“……当落日渐渐西沉,
一种惆怅有失及阵阵乡愁会袭上心头”,
但她仍“次日清晨准时起床,
乐观又精力充沛的,
迎接上帝赐给我的新一天”。
1987年,
郑念以个人经历创作的小说:
《上海生死劫》,
在英美出版后引起世界轰动。
有人说:
“这本书教育了西方读者整整三代”。
此后她独立生活,
参加演讲,资助青年学生。
她即使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依然不失理智与信念,坚强地生活。
她有一双老年人罕见的、幽邃晶亮的眼睛。
她老了,容颜憔悴,白发满头,
但那双幽邃明亮的眼睛,
依然熠熠生辉。
这是因为她随时要提防外界。
这股犀利警觉的眼神,
贯穿其晚年,
和手腕的伤痕一样,
是牢狱生活留下的印记。
年轻的美,不足为奇;
年老的美,才更有说服力。
有的人高贵浮于表面,
另一些人,则把高贵融进了骨子里。
郑念的面容,
永远让人感觉到清澈的美丽与宁静。
八九十岁时,
看起来还是个让人惊艳的老太太。
透过岁月的烟尘,依旧能看到老太太夺目的美丽
精致过活,才叫生活,
《上海生死劫》火了之后,
郑念受邀去各地参加演讲,
她将演讲的费用和多余的稿费,
都捐出,用来资助中国留学生,
她依然爱着中国,
依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能够对国家做一点点帮助。
名媛般的精致人生,
不在乎是否拥有雄厚的家产,
显赫的家世,
而是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就像郑念,即使在狱中,
即使在无人认识她的美国,
她也要永远化精致的妆,
过优雅的人生。
她做这些从来不是为了讨好别人,
只为了取悦自己,
优雅的过自己的人生。
无论别人什么时候看见她,
她永远都穿着得体,妆容精致。
她的面容,
永远让人感觉到清澈的美丽与宁静。
有作者后来叙述与郑念的第一次见面时,
这样说道:“已74岁的郑念,
开着一辆白色的日本车,
穿着一身藕色胸前,
有飘带的真丝衬衫和灰色丝质长裤,
黑平跟尖头皮鞋,一头银发,很上海.....”
杜拉斯有一句名言:
你年轻时很美丽,不过跟那时相比,
我更喜欢现在你经历了沧桑的容颜。
而年老的郑念坐在那里,
便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惊艳。
2009年11月,
这位一生优雅的老太太,
在美国病逝。
她的骨灰和丈夫、女儿放在一起,
一家三口,天国团聚。
有人的高贵浮于表面,
而郑念则把高贵融入进骨子里。
优越的出身和满腹的才华,
高洁的品质、百折不挠的精神,
郑念,
被后世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名媛"。
年逾古稀,
却活得更加从容、优雅。
永远隐忍与坚韧,
如郑念一般,
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坏的,
无论遭遇什么,
都未曾丢弃内心的高贵和尊严,
一直到90岁,
她的眼中仍然可见20岁的模样,
在经历了几十载,
常人难以言喻的苦难过后,
身上的气质依旧卓尔不凡,
淡然如菊,遗世而独立,
这样的她,
才是真真正正的贵族名媛!
2020年,
郑念逝世11周年祭,
让我们一起致敬,
这位不凡的中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