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7.2°C-12.6°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再聊中考分流,为什么淘汰的大多是男孩,真相残酷又无奈…(组图)

8天前 来源: 王耳朵先生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前两天的周末随笔,我说,大家注意到了没?中考分流,淘汰的大多是男孩。

反响很热烈,很多朋友让我再聊聊,那咱这就接着唠。

我当年读的是我们县城的最好的高中,同样也是省重点。

那时候学生多,一个班六七十个孩子。

那个年代,高中还在搞文理分科,我学的文科,班上大半都是女生。

当年的中考政策,虽然还没有严格的“55分流”。

但在课堂上,一场“隐形分流”,早已从班级座位分布就开始显现。

再聊中考分流,为什么淘汰的大多是男孩,真相残酷又无奈…(组图) - 1

小学一、二年级,不考虑升学,很多班级都是一张课桌,男女生搭伙坐。

从三年级开始,就起了变化,尤其是小升初之后。

教室的黄金位置,也就是学霸区乃至普通学生聚集地,都是女生多。

她们早熟,思想和行为比同龄男孩更成熟,天生性格文静,细心,责任心强,会把学习当作任务。

并且她们“向师感”更强些,愿意听老师指令,所以课代表,小组长这些班干,女生多。

再看扰乱课堂纪律的,多是男生。

马太效应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还有,初高中学校门口的奶茶店。

支几张小木桌,从早到晚不缺染着黄毛,叼着香烟的不良学生围坐。

这里面,十有八九也是男生。

藏在巷子里的网吧和游戏厅,也是男生消费得多。

这些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但是大家当时没把这种现象当成问题。

家长们只觉得是个别男孩不服管,接送孩子不忘吐槽一句“这样孩子早晚被淘汰”,然后叮嘱自家娃远离他们。

但是前些年分流一搞起来,我们突然发现:

面临淘汰的不只是那帮混混孩子,还有家里看起来并不出格的儿子。

我觉得,家有男孩的父母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和同龄女孩相比,小学初中阶段的男孩,有天然上的性格劣势。

用美国心理学大师菲利普·津巴多的话来说——养了一个男孩,更容易抽到“烂牌”。

别骂我,我也在这之列。

来看津巴多凭什么这么讲。

男孩智力有一个“高方差”。

通俗点理解,我们玩射击游戏,你开着一架直升飞机,目标是歼灭地面敌军。

十梭子弹打下去,子弹都和抗日剧里的八路军一样,十发九中,一两颗射偏,这就是低方差。

十梭子弹打下去,打死了一部分敌军,但也打到了周围不少的花花草草,子弹不集中,这就是高方差。

再聊中考分流,为什么淘汰的大多是男孩,真相残酷又无奈…(组图) - 2

女孩的智力水平分布是低方差。

回忆一下,班上成绩处在中等和中上等的女孩居多,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都比较少。

男孩的智力水平分布更趋于高方差。

成绩位于中等的比较少,要么特别拔尖,要么特别吊车尾。

所以男孩中出超级天才的概率更大。

看这两天爆火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入围名单,神仙混战,确实是男孩多。

但这是后话,咱回到靠成绩说话的中考分流。

这时候高方差男孩们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成绩靠后直接被刷下去,成绩中不溜的还要和女孩们竞争,处境能不危险吗?

当然也有学习好的男孩,但他们性格更加安静,认同、配合老师,这一点看,他们的性格其实更像女孩。

初中我班有个很牛的男同学,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磕磕巴巴读《陋室铭》时,他看的是《增广贤文》。

他家境很好,头发总梳得一丝不苟,书包课本永远打理得干干净净,平时不见他说话,存在感很低,但气场很强,次次考试,毫不费力就拿第一。

但也是因为“有点娘”,他没有什么朋友,总是独来独往。

男孩和女孩学习方式还有一个大不同,男孩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强调:

“相对于女孩,男孩的大脑更依赖空间、操作性的刺激,所以天生就更容易受到图表、图片和移动物体的启发,而不易受到单调语言的启发。”

咱这应试教育,很类似“单调语言”。

老师天天在讲台上拿着书本一顿输出,女孩更容易听进去,男孩听着听着就思绪神游慢慢发展成听天书。

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天生在语言和文字阅读上比女孩子要迟钝些。

他们吃的是发育迟的亏。

再聊中考分流,为什么淘汰的大多是男孩,真相残酷又无奈…(组图) - 3

以前很流行一个说法:“女孩发力早,后劲差;男孩发力晚,后劲足。初二是个分水岭,到时候女孩就不如男孩了。”

但问题是,男孩家长,真能稳下心来守着这个说法等着自家儿子逆袭吗?

中考根本不给你等待的时间。

而且这个说法,也不是铁律。

男孩开窍了懂事了,这有道理,但开窍不等于主动爱上学习。

大多数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的毕业班,学校的惯例是提前2、3个月甚至是半学期、一学期来结束新课,进行强化复习。

一直认真对待学业的女生,基础已经打牢了,在初三巩固加强学习阶段,更能得心应手,成绩倒退是少数。

而一直以来心猿意马的男生,就算有了冲劲想要追赶学习,在如今的学习强度和竞争力度下,课本内容都没吃透,他的能力是否匹配得上这股干劲?

上回说了,从2002年到2022年这20年间,大学本科女生数量从66.9万涨到294万,男生则从91.8万只涨到了176万。也就是说,2022年,大学本科女生数量占到了63%,远远超过男生。

我们肉眼可见的是,晨钟暮鼓,十年寒窗,女孩们有多努力。

当女孩们不断前进的时候,男孩们就显得“不进则退”了。

过不了中考这一关,你连高考的资格都没有,何谈大学。

再聊中考分流,为什么淘汰的大多是男孩,真相残酷又无奈…(组图) - 4

并且,相比女孩,男孩们的“坎”实在也是太多,说个没人能躲得过的:

游戏。

上面说了,男孩大脑更依赖空间和操作性的刺激,光线+声响+移动图像,游戏的成瘾性对男孩学业来说,是致命的。

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教授艾伦·赖斯的一项研究证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游戏中获得快感,上瘾的概率要高2-3倍。

其实不看这项研究,看看我堂姐家里俩孩子,就应验了。

每次回老家,小侄女会叫我给她念绘本,她愿意听,愿意看。

到我侄子那,我要跟他讲故事,他会觉得我有毛病,直接岔开话题吐槽王者荣耀大乔被削弱了他好气。

我能说什么呢,我也很气,气他怎么就不能把心放在学习上。

我姐跟我吐苦水,说他玩起游戏来比谁都聪明,拿起书本来比谁都费劲。

是,男孩不是不聪明,但他们的聪明和机灵是“外显”的。

学东西很快,也能举一反三,但叫他们沉下心来学习时,就是各种屎尿屁。

津巴安做了个研究,收集了超过50万男孩和60万女孩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女生的成绩就要比男生好。

就连麻省理工,世界一流名校,如今也被投诉“重女轻男”了。

2022年2.1万男性和1.2万女性申请MIT,男女录取数量分别是661和676,女性录取率是男性的1.8倍。

理科名校都“阴盛阳衰”了,但不难解释,因为:

学习是理性的,“想要学习”却是感性的。

中考已经成为最难的一道考试。

家有男孩,如何面对分流难关?

这个问题关乎一个人的一生,我不敢随意回答。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用心理学教授叶斌的话说,养男孩,要扛得住“虐”。

他们晚熟,毛躁,爱惹事,爱冒险……家长无时无刻要给他们收拾烂摊子。

但这绝对不意味着男孩不如女孩,养女方知世道险,女孩爸妈头疼的问题一点不比男孩少。

是改变孩子,还是改变家庭教育?

这是所有父母都要学习、探索的课程。

还有就是,从决策层来说,中考分流,是不是过早了?

初中毕业还是未成年,孩子们还没长明白,就面临上高中还是学技术的抉择。

尤其晚熟的男孩,潜能还没被开发,世界观还没形成,懵懵懂懂地就被抛到一边,然后被知会了一声:

“你读不了高中了,学技术去吧。”

这不太公平。

但我们普通人,没有改天换地的本事,只能顺应时代。

所以还得劝劝孩子们,在该读书的时候,老老实实把书读好。

现在回头看我来时的路,就是通过念书,一步一步做题,挤进重点学校,再挤进大城市。

以前写小镇做题家,其实我自己就是。

人生的分岔点,已经越来越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不努力,你连桥都看不到。

就算中考普职比能从原来的50%调整回70%~80%,谁愿意主动给别人挪位置?

人生的关键关卡就那么几次,每一次都不能大意。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卢包囧包包
卢包囧包包 8天前 回复
懵懵懂懂的少年,被社会无情的打入底层!
Katherine-子幸
Katherine-子幸 8天前 回复
到了职场,男生不需要承担生育责任,更具优势
卢包囧包包
卢包囧包包 8天前 回复
初中毕业就分流确实不科学,至少得有个高中学历吧?
susan__chen
susan__chen 8天前 回复
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升学压力,老师们不用管调皮而聪明男孩子。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