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7.2°C-12.6°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8天前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6月初,“广州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后”话题上了热搜,有人相亲,有人整活,有人送搞怪祝福,最受关注的还是第一个在地铁站打广告求职的人:大家找工作和找对象都不容易,扫码了解我“飘零的前半生”。999元可以展示5天,价钱不高,话题不小。广州地铁甚至受此启发,启动了毕业季个人广告宣传。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1

曾是品牌专属秀场的地铁站,如今也有了展现“打工人”风采的“E人屏”。网友评价:“早上死气沉沉去上班,看到这个精神一振,或许就是它的价值吧。”“好棒,小人物的生活突然就被放大了。”

与其说是广告,不如说这是另一种精神树洞,在打工压力具像化的地铁通勤路上,年轻人渴望通过“整活儿”获得短暂的抽离和慰藉。

文 |宋春光

编辑 |张松鼠

运营 |小二郎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2

“扫码了解我飘零的前半生”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3

珠江新城站位于广州地铁线路图的中心位置,是三号线与五号线的换乘站。在官方统计中,这是全线网客运量排名第二的站点,最大客运量能达到40余万人次。

4月13日上午,向瑶函在来到这座人气站点,不是为了换乘,他来查看自己投放的个人广告牌,也是一份特殊的简历,3米 x 1.5米的灯箱上面写着:大家找工作和找对象都不容易,扫码了解我“飘零的前半生”,配合大幅半身照,面部被“找不到工作,没脸见人了”遮挡。

很多人围观和驻足合影。有人调侃:一眼瞅见海报配色和打了码的照片,还以为是找犯人呢,仔细看才发现是找工作。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4

▲ 向瑶函在地铁投放的简历广告。图 / 受访者提供

今年1月,广州地铁上线了个人广告业务,并铺设了上千块广告灯箱推广这项新业务,平台提供从398元到999元不等的广告投放选择,这意味着普通人也能出现在公共宣传空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我。

最让人心动的还是价格,毕竟地铁广告在普通人想象中和电视广告一样高不可攀,如今不要9万9,不要9千9,只要999。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5

▲ 图 / 个人投放和商业投放价格对比鲜明

“我可能是第一个在地铁广告投简历的人,2天时间微信就被加爆了。”

上刊当天,向瑶函就通过了120多个好友申请,直到微信提示“账号异常”,暂时禁止了他通过好友的动作。

2023年5月,他从上一家公司裸辞,决定转换到人工智能领域。在一年的Gap中,他按部就班学习AI算法,偶尔投递简历。到了今年,他提高了求职优先级,想加入一个AI方向团队,但一直没能获得匹配的机会。

随着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前两年就有媒体报道过:00后将简历“卷”成更有创意和个性化的“使用说明书”。向瑶函也注意到AI社群里有很多人在用“说明书”推介自己,有人甚至连“能站着睡觉”都写了进去。地铁简历不过是将个人使用说明书搬到了“线下”。

求职广告之外,更多的还是各种生日祝福、纪念日祝福。

吴佳玲给“I人”程序员老公设计了游戏像素风海报,丈夫憨笑的半身像旁边,还有个以他为原型的萌版超人。她将投放地点选在了他们居住的小区楼下,靠近郊区的旺村地铁站——不至于让他太“社死”,价格也更便宜。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6

▲ “I人”程序员站在自己的广告前合影。图 / 受访者提供

22岁的Cola的照片被朋友投在号称“亚洲最大地铁站”的天河公园地铁站。

环形LED大屏幕上,霸总风文案引人瞩目:“江大小姐生日快乐!……这就是传说中身价过亿的江家独宠千金?”她以《重生之,我承包了广州地铁》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网友纷纷表示要效仿。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7

▲ Cola站在自己的广告前合影。图 / 受访者提供

如果在今年3月中旬路过广州体育西路地铁站G口,你会看到两块蛋黄色的广告牌。画面上,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举起右手食指,平等地指着每个过路人,配文写道:你知道早餐不能吃什么吗?午餐和晚餐。

海报模仿自美剧《风骚律师》索尔·古德曼的标志性宣传海报。只不过索尔被换成了法律博主“俏佳人”的脸。他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是给自己做的应援,“大家也可以给朋友整一块,让ta社死”。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8

▲ 图 / @俏佳人xxx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2为自己应援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3

广州地铁拥有位居全国第三名的里程,16条地铁网线遍布羊城,每天约有超过1000万人次在地铁中穿行。

面向个人的广告位,不只是给某个人打广告,也是在给城市打广告,让人看到这个城市里形形色色的美好个体。

作为新广州人,吴佳玲喜欢这里的包容。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广州房价相对低,一对夫妻垫脚努努力,就能扎根下来。浓浓的烟火气,也使这座城市经常因为“精神状态领先”出圈。

“在广州我觉得自己穿得很正常,去外地旅游,我觉得自己土里吧唧的。”

“平时的我,人字拖;出席重要场合的我,名牌人字拖。”

比起严肃,广州人更喜欢搞笑。去年广州马拉松十周年,就被广州人玩成万圣节现场。财神爷,包租婆,后面跟着金钟罩铁布衫。拉拉队也不走寻常路,在路边拉起扎心横幅:“跑嗨咩终点又无人等你。”

向瑶函曾经在深圳工作,他更喜欢广州的松弛。“能最先允许个人在地铁投放广告,这件事本身也很符合这座城市的调性。”

微博上“广州地铁允许个人投放后”话题下,网友的评论更多是对这件事带来的情绪价值的肯定:“早上死气沉沉去上班,看到这个精神一振,或许就是它的价值吧”,“我宁愿看这些都不愿意看商业广告”,“好棒,小人物的生活突然就被放大了”,“广州就是这么可爱”。

“饭圈”的李尼尼对广州地铁开放个人投放的事也是赞不绝口,“不要光给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公’打call,也别忘了为我们身边的人,为我们自己应援。”

她曾和追星的朋友给韩国偶像团体做过许多线下应援,包括举办咖啡厅粉丝活动,自制扇子、手幅。甚至自制PPT标书赢得为Idol举办生日应援的机会。

如今终于给自己老公搞了场线下应援,物料只需要一张海报。可简单太多了。投放的地点,选在离家比较近的燕塘站。地铁站提供了两块广告位,李尼尼提前踩点,选了正对着换乘扶梯的位置:人来人往,灯光充足。

终于带丈夫走到目的地,李尼尼看到已有两个女孩正站在自己投放的灯箱前研究,她拿起手机的手都在抖,准备记录丈夫看到广告牌的一瞬间。

结果丈夫竟然完全没注意到,径直走了过去,还是在她的暗示下回头,才发现自己的大脸怼在眼前。他脱口而出:这是啥玩意儿?

看惯了明星的大脸,在公众场合看到自己的大幅肖像,一般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震惊、窘迫。惊喜是后置的。回家的路上丈夫略带自责地对李尼尼说,仪式感这种东西他不太会搞。这意味着丈夫在思考,能不能为她制造同样有仪式感的惊喜,“他其实很喜欢!”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11

▲ 李尼尼为丈夫投放的广告牌。图 / 受访者提供

事实上,素人登上广告牌被应援并不是新鲜事。在2023年,小红书上便兴起了“40美元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的话题风潮。

今年六月,中国网友@小趴菜流浪地球 在时代广场投放了介绍自己的视频,前一个视频也来自中国,是茶饮品牌的出海广告。

如今,在公共空间为自己应援的风,终于从纽约吹到了广州。

在投放地铁简历之前,向瑶函也想过,1000块钱完全可以买一个招聘平台的会员,可能比在地铁站打广告更精准,但是“让自己走到地铁广告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更像一个行为艺术。现在网络时代(信息)这么发达,我们要在信息海洋里留下自己的坐标系。”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2树洞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3

温情趣味的叙事背后,是地铁广告生意经难做的事实。而广州地铁的开源之举,无形中为年轻人打开了一个新的精神空间。

根据中天盈信(CODC)数据库统计,在2021年到2023年间,地铁平面媒体上刊率逐年下滑,2023年上刊率仅有48%,是三年最低值,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全国地铁站内有将近一半的广告牌都是空置的。广州作为国内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之一,地铁里程、客流量均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广州地铁三号线更是从城市中心贯穿南北,因人多拥挤,素有“死亡三号线”之称。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14

▲ 晚高峰,广州地铁三号线人潮拥挤。图 / 视觉中国

哪怕先天条件如此充足,广州地铁利润也受到影响。根据《界面新闻》报道,2023年广州地铁的归母净利润下降8.2亿元,截止到2023年底,资产负债率达到56.6%。如此财务压力下,线下开拓个人广告业务成了广州地铁传媒的新尝试。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人物,希望借助丰富接地气的个人广告,提升地铁广告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

因为上热搜和被媒体关注,“近期确实有部分站点在短期内出现满档,需要排队。”

除了换乘枢纽站,年轻人聚集的东山口、客村、岗顶、天河公园等站是热门投放站点。和品牌客户不同的是,个人投放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工作和生活区域周边的站点,所以一些偏远站点也会被选到。

从需求来看,主要投放类型有四个系列。宠系列:宠爱人、宠自己、宠萌宠、宠爱豆;找系列:找工作、找对象、找铁粉;炫系列:炫才艺、炫团队、炫家乡;谢系列:谢家人、谢亲友、谢老师等。

不过,想要在地铁站告白的人可要注意了,出于侵犯肖像权的风险,广州地铁目前不接受当事人不知情的“告白、求爱类”广告。

通过地铁广告,向瑶函已经面试了十几家与AI相关的企业,“比自己在招聘简历上投简历的流程快了一些”。

因为向瑶函求职上了热搜,广州地铁近期甚至面向毕业生启动了毕业季个人广告宣传。

他没想到的是,因为发布求职广告,他成了很多人的“树洞”。

其中不乏无厘头的,比如有男生加他,问他要不要处对象。还有一上来就发了句“救救孩子吧”,随后是对工作、生活的抱怨。出于礼貌,他只能回复道:“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在公共空间坦陈找不到工作、展示自己这件事,让很多人觉得他很有勇气,很酷。

根据智联招聘今年5月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今年普本院校的硕博毕业生录取率为33.2%,比去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而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录取率达为43.9%。

在地铁站“发疯”的年轻人(组图) - 15

▲ 2024年4月,郑州大学在体育馆内举办春季校园招聘会。图 / 视觉中国

除了毕业生求职难度大,在过去两年间,由于企业招聘收紧、裁员加剧等影响,一批有工作经验的人也面临过较长时期的Gap经历。

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年轻人各显神通,卷简历,卷求职渠道。地铁广告求职,与其说多了一个机会,更像是带来一个出口:找不到工作不丢人,勇敢地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不丢人。

下刊后,向瑶函请地铁站将海报邮寄到家,特地买了一个海报筒收纳,放在沙发边。“每天看着还蛮开心的,至少这是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尝试。”

广州地铁出圈之前,厦门地铁的电视留言就已经火了好几年,甚至开启了“树洞文学”,媒体报道说,每天有上千条留言涌向地铁树洞:“如果我们不是牛马,换公司为什么叫跳槽?”“努力这个词看着就很累,一个奴出两份力。”“早起真好,有种植物人突然苏醒的感觉。”“纯爱已经满足不了我了,纯金可以。”相关语录既令人破防又莫名解压。

现在,除了广州地铁,合肥、北京、郑州、成都等多个城市的地铁站都相继开通了个人投放广告业务。

一个月多月前,合肥的“丁子明”效仿向瑶函,在合肥三孝口地铁站大屏投放简历,同样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上刊一星期内便有很多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网友调侃,招人的老板不会坐地铁,有人回应,公司HR会坐地铁。

通勤必经之地的地铁站,曾经是电商巨头、基金公司、快消品牌的轮番展示之地,如今也成了“打工人”自己的精神树洞。早晚高峰,除了低头刷“霸总宇宙”,你或许也可以抬头留意下,身边的另一个普通人。

(文中李尼尼为化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nick
nick 8天前 回复
有意思 赞一个👍
vvVickyHuang
vvVickyHuang 8天前 回复
这么优秀的人才还缺工作,难以置信
肉丸子不贵
肉丸子不贵 8天前 回复
广州地铁精神状态领先!
司心_
司心_ 8天前 回复
商家广告走向微信,普通人广告走向屏幕
步云间
步云间 8天前 回复
经济下行,地铁广告收入锐减,蚊子肉也是肉;个人能投广告的站点,通常都是偏远或不起眼的位置。总而言之,双赢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