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14.7°C-16.9°C
澳元 : 人民币=4.7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2024-07-22 来源: 智谷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很多人没有留意到,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出现了一个久违的词语:外资。

公报提到:

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信号。

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会议上,被如此鲜明地提出。

作个对比,在十八届、十九届两次三中全会的公报里,“外资”二字并没有占据一席之地。

为什么在具有强烈改革意义的三中全会上,要重提外资?

在逆全球化浪潮、脱钩断链的压力之下,外资到底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我们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资是否会继续用脚投票,在东方大国押注更大的发展筹码?

这些问题,极为重要。

更为明确的一点是:

此时此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外资。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1

中国对外资的大门,敞得越来越开了。

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就是特斯拉,以前连国营酒店、饭店的停车场都进不去,更别提进政府大楼了。

但是现在,不仅能进,还入围了江苏、上海的政府和国企采购目录,未来政府领导、国企高管都有望“坐着”特斯拉上班了。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2

事实上,中国对外资的重视,正达到空前力度。

去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法还是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到了8月,则已经到了“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

也就是说,能不能引外资、稳外资,不仅是经济问题了,而是到了关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高度。

去年底,那场每年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便被部署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从去年底至今,半年多的时间里,高规格地讨论研究外资的会议便至少有8次,这是十分罕见的。

——2月23日,国常会指出,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11天后,“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紧接着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出了24条具体措施。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3

——最近的6月26日,国常会再次提出,“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稳外资”。

——仅仅4天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又主持召开外资工作座谈会,强调“准确把握当前引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做好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

——再到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极为罕见地提及要“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如此高级别、高密集地讨论稳外资、引外资的问题,背后意味,不言自明,也极为耐人寻味。

再看看外资大省,也是动作频频:

在广东,省长王伟中亲自带队,广东代表团先后访问法国、古巴、美国等国家,商谈合作事宜。

在江苏,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乔迁开业,从签订土地合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时4天,从开工建设到项目建成仅用了400多天;

在浙江,日本横滨橡胶钱塘项目投资合作签约仪式日前在杭州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亿美元,是近年来杭州引进的单体规模最大的外商独资制造业项目。

这般火热景象,简直堪比世纪之交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期。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4

虽然扩大开放是中国的战略,但为什么对外资吹的风,会越刮越猛?

显然,一些现实情况发生了改变。

过去,基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外资流入一直是保持正增长的。即使是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疫情那几年,仍然在持续上升。

但在2023年,外商投资却出现了下降,降幅大约为8%。

1.13万亿的投资金额,大致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虽然比疫情前仍有20%左右的涨幅,但是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的情况仍然不允许我们过于乐观: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5

今年1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11.7%,

1-2月同比下降19.9%,

1-3月同比下降26.1%,

1-4月同比下降27.9%,

1-5月同比下降28.2%,

1-6月同比下降29.1%

这也是自去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近几年来首次同比下降2.7%后,连续出现13个月下滑。

为什么?

难道真像部分媒体炒作的那样,出现“外资大撤退”了吗?

答案,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当下的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先说一个大背景,在2023年,除开几个欧洲“导管经济体”大幅增长,全球的外商投资都受到了重挫。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外国直接投资(FDI)实际上是下降了18%!

相比之下,中国的外资降幅(-8%)算是受到冲击比较小的。

在这次外商投资波动的背后,实际上叠加了两大“几十年一遇”的因素影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正是因为两个主要项目均出现了二三十年一遇的巨大变化,才导致全年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规模创近三十年新低。

哪两大项目呢?

一个是2023年来华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来股权投资”净流入621亿美元,继2022年年萎缩47%后再降61%,年度净流入规模降至2005年以来新低;

一个是“关联企业债务”由上年净流入205亿转为净流出291亿美元,为1982年有数据以来首次年度净流出。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6

图源:第一财经

如何理解这样的变化?

前者可以解读为,基数太高了。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经济大停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44%。但这一年,联合国贸发会口径(即中国商务部口径)来华直接投资增长了6%,国际收支口径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增长了35%。

中国在疫情期间的稳定红利,筑起了比较高的外资基数。这让中国率先享受了经济复苏的红利,但也预支了一定的发展后劲。

而债务流出问题,则受全球金融条件的影响且波动性较大。

比如过去一年,美国、欧洲仍在疯狂加息,高额的利息让一些本国的企业都要周转不过来了,海外资本不得不加速回流,解决燃眉之急。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7

实际上,外资撤退,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数据背后,也不仅是“撤资”,同时蕴涵着新旧更替的结构性机会。

比如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苏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曾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吸引大量外资流入。

2012年,苏州达到巅峰,实际利用外资91.65亿美元,这一年苏州GDP排名全国第六。

但这一年之后,苏州开始被指“外资大撤退”,耐克、阿迪达斯、联建、宏晖、飞利浦、普光、华尔润、诺基亚、紫兴、希捷、及成等等名外企,相继往东南飞去。

到2017年,苏州外资稳定在60亿美元左右。相对高峰时期,外资撤离了大约三分之一。

这时候有声音开始说,外企在撤退,苏州的经济要完了。

但实际上呢?苏州的GDP一年胜过一年。

这是因为,苏州在一波的外资撤退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腾笼换鸟

走掉的是诺基亚、富士康、紫兴纸业(铜版纸)、希捷(磁头驱动的传统硬盘)、欧姆龙(液晶背光板)、JDI(液晶面板)这类传统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而崛起的是什么呢?

从飞利浦、松下等高端制造企业,到礼来、强生等顶尖医药企业,知名外资不断落户、持续增资苏州工业园区。

以百济神州、恒瑞生物为代表的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本土新兴产业也冉冉升起。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企业而言,基于劳动力、土地、关税等成本要素而将中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转移,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现象。

地方政府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借势发展。

放大到全中国,我们对外资的使用,也要顺应同样的趋势。

以去年为例,

虽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有所下降,但代表产业升级趋势的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却在上升。数据显示,在2023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上,

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6.5%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32.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2%

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占比高达37.3%……

今年上半年,这种趋势依旧在加强。

比如韩国三星,虽然近年来三星陆续关闭了在华手机、电脑、电视工厂,将产能转向了印度、越南。

但与此同时,三星却加快了芯片、OLED显示屏、新能源电池等高技术产业在华布局,高技术产业占其在华总投资比重由50%提高到80%。

可以说,外资并不完全是“跑了”,很多只是“优化布局”了。市场的配置逻辑,仍然在发挥作用。

外资!外资!三中全会罕见多次提及,信号强烈(组图) - 8

当然,无论如何理解,2023年到现在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是事实,外商直接投资(FDI)减少也是事实。

在全球投资下滑,国际竞争加剧,国内新旧经济动能提速换挡的关键期,当下的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外资、需要外企。

虽然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市场主体中,占比只有2%,在GDP的占比中,也不足10%(2021年数据),但它却贡献了:

1/10的城镇就业

1/6的税收收入

1/3的工业利润

2/5的进出口总额

1/5的研发投入……

尤其是,外企是拉动中国外贸出口的关键力量。

1998年以来,外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比例平均在45%左右,尤其是2003年-2010年间,达到60%左右。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出口2019年度出口百强企业名单,其中外企57家,而民企为30家、国企为13家。

拿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来说,2022年,鸿海精密在中国大陆三家公司共创造了8450亿出口额,超越了中国大陆25个省,大约相当于中西部12个省之和。

在云南、宁夏、青海等地,外企对出口贡献达60%以上,尤其是青海超过90%,创全国纪录。

在上海引入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完善了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迈向新高度。

在重庆引入的惠普等外企,带来了整条产业链,让这座西南山城,连续9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正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外企,激活了“鲶鱼效应”下更鲜活的中国经济。

当下,舆论场上存在一些特殊的争议,出现了排外的情绪,这是令人担忧的。

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给外资注入更大的信心。

打开大门,发展经济,外资不可或缺。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中国经济与外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的历史。

这一宝贵的共识,应该得到持续的保留,和不断强化。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