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中国大妈入境澳洲怒砸海关,当场大哭晕倒,行李箱中竟被搜出这些东西…(组图)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出国学习、工作和旅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无论是年轻的留学生、中年商务人士,还是退休后想要环游世界的老人,机场成了他们通往世界的起点。
然而,不同文化背景和习惯的碰撞,也让机场成了“囧事”频发的地方。
在澳大利亚,有一档名为《边境观察》的真人秀节目,专门记录各国旅客在机场入境时的种种表现。
节目组在悉尼国际机场的入境大厅设置了隐蔽摄像头,捕捉那些因为不了解规定或文化差异而闹出笑话的旅客。
1
中国大妈怒砸澳洲海关,气势逼人
这天,悉尼国际机场的入境大厅一如既往地繁忙,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拖着行李,匆匆走向海关检查区。
在这人群中,一位中国大妈格外引人注目。她戴着一个粉色的大帽子,手里拿着一个大袋子,脸上写满了疲惫和不耐烦。
她刚刚从中国飞回澳大利亚,准备和家人团聚,行李里装满了从家乡带来的食物和水果——这些都是她精心挑选的礼物,准备送给在澳洲的朋友和亲戚。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些充满心意的礼物,即将引发一场“风暴”。
当她的行李通过X光机时,海关工作人员皱起了眉头。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她的行李箱里装满了未经申报的食物和水果。工作人员礼貌地请她到一旁接受进一步检查,并叫来了一位中文翻译。
工作人员打开她的行李箱,并请翻译人员告诉大妈,这些都是水果,是需要申报的。
翻译员对大妈解释道:“这些食物和水果都需要申报,因为它们可能携带病虫害,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大妈一听,顿时急了:“这些都是我拿来送人的!又不是卖的,为什么要申报?”
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这是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所有入境旅客都必须遵守。然而,大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当她看到自己的行李被一件件拿出来检查时,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我都等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没出去!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一边大声抱怨,一边挥舞着手臂,甚至开始朝工作人员撒泼。
工作人员试图安抚她,但大妈的情绪已经完全失控,甚至还趴在那里突然大哭起来。
就在场面陷入僵局时,大妈突然冷静下来,径直冲向出口。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以为她要强行离开,连忙追了上去。然而,大妈只是跑到接机区,大声喊来了她的丈夫。
然而,大妈的情绪并没有因此平息。她突然抓起行李箱里的东西,一件件砸在地上,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
丈夫则向工作人员解释:“她只是不高兴,觉得你们把她的东西弄乱了。”
最后,工作人员决定将未申报的食物和水果全部销毁,并且她需要支付340澳元的罚款。
“什么?340澳元?我没钱!”大妈瞪大了眼睛,转头看向丈夫。丈夫也摇了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最后,他们只能打电话给儿子,让他赶来支付罚款,老两口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了。
2
情有可原还是罚太轻?
在评论区,我们看到了几种很有意思的观点。
有网友就表示,在国外撒泼是最没用的,撒泼只会更丢中国人的脸。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悉尼机场的海关大厅里,人来人往,各国旅客正井然有序地排队接受检查。突然,一声尖锐的哭喊打破了平静——一位中国大妈正对着海关工作人员大声嚷嚷,手里还挥舞着一串香蕉...
撒泼,在国外是最没用的。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大妈的哭闹和抱怨,在外国人眼中可能成了“中国人不守规则”的又一例证。她的行为被拍下来,上传到社交媒体,又是传播。
撒泼、哭闹、甚至试图逃避规则,这些行为不仅丢了自己的脸,也让整个国家的形象蒙羞。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大妈也挺可怜的。
让我们换个角度,试着走进这位大妈的内心世界。她第一次独自出国,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甚至连机场的标志都看不懂。
她的行李箱里装满了从家乡带来的食物、水果,这些都是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准备送给在澳洲的儿子。
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抵达悉尼机场时,却被海关拦了下来。工作人员用她听不懂的语言询问她,翻译员的解释也让她一头雾水,还把她的东西都翻出来放在台子上。
她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带来的食物会被认为是“违禁品”?她可能觉得自己被误解了,甚至被“欺负”了。于是,在异国他乡,她唯一能依赖的就是自己的情绪宣泄——哭闹。
还有网友认为,其实海关人员已经很温和了,大妈的行为应该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现在,让我们站在海关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他们每天要面对成千上万的旅客,确保没有任何违禁物品进入澳大利亚,这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工作。
然而,这位大妈不仅没有申报违禁物品,还在检查过程中撒泼、哭闹,甚至试图逃避责任。
事实上,海关人员的处理方式已经相当温和了。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未申报违禁物品可能会导致高额罚款,甚至被拒绝入境或遣返。然而,这位大妈只是被罚款340澳元,物品被没收,并没有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如果她遇到的是更严格的海关人员,可能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列入黑名单。
写在最后:
老人出国,尤其是第一次出国,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和规则,难免会感到困惑和无助。他们可能习惯了国内的生活方式,对国外的法律法规一无所知。这种“不懂”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懂”,子女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子女作为老人的家人,同时也是他们在国外的“引路人”,应该提前帮助老人了解相关规定。
出国前了解相关规定、做足功课,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环境的尊重。
遵守规则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是否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