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2日 19.1°C-20.6°C
澳元 : 人民币=4.6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健康】中国房颤人数居亚太之首,5类人尤其应警惕(组图)

1天前 来源: 生命时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支乐队,「房颤」就像是乐器组突然乱了节奏,打乱心脏的正常跳动节律,还会影响血流,增加心衰、中风等风险。

一项发表于《自然》子刊的新研究发现,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在亚太地区位居第一。

【健康】中国房颤人数居亚太之首,5类人尤其应警惕(组图) - 1

为什么中国房颤发病率这么高?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王佐岩

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居亚太之首

房颤的全称为心房纤维性颤动,是指心房无规律、快速地跳动,属于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

近日,国际期刊《自然》子刊发表的一项关于亚太地区房颤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约有8000万房颤患者,中国是该地区房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患病率也位居前列。

【健康】中国房颤人数居亚太之首,5类人尤其应警惕(组图) - 2

该研究由亚太心律学会(APHRS)主导,收集了亚太地区17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数据,数据收集的中位数年份为2021年,并结合联合国2023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库进行患病率估算。

研究背景介绍,亚太地区拥有全球60%的人口,总计约48亿人,包括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人口众多的国家。

结果显示,亚太地区房颤中位患病率为16.1/1000人。

患病率最高的5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蒙古国、孟加拉国、泰国、新加坡和中国,均超过20/1000人,菲律宾、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文莱的患病率相对较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发出规律的电信号控制。房颤时,心房内的电信号会变得杂乱无章,导致心房无法有效收缩,只能快速而无规律地颤动。这种不规则的颤动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进而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健康】中国房颤人数居亚太之首,5类人尤其应警惕(组图) - 3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表现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部分患者则没有任何感觉。

心悸是房颤最明显的症状之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心慌,患者可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得很快、很不规律,有时甚至像要跳出胸口一样。

如果出现房颤未及时干预,会导致心房扩大、心功能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什么中国房颤发病率高?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房颤患者总数达3275万,位居亚太地区首位,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房颤人数紧随其后。

不过,中国房颤患病率居亚太地区第5位,为23/1000人。中国房颤负担之所以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危人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房颤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这些慢性病的患病率在近些年呈上升趋势。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都会增加房颤风险。

部分患者对房颤的认识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就诊,延误了治疗时机。

5类高危人群要重点预防

房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有房颤家族史人群等。日常预防房颤,可遵从以下建议:

控好“三高”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可有效降低房颤发生风险。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定期体检

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房颤。

管好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增加房颤风险,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跳不规律,心跳速度明显加快或减慢,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都能排查风险。

房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