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台积电巨额投资却换来美国高关税 !台湾能否早上谈判桌考验“友谊”和筹码(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政策,当中台湾被征收高达32%关税,给政府社会投下震撼弹。台湾的关税率仅比中国大陆低两个百分点。
美国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根据彭博模型估算,关税一旦实施,台湾对美出口将减少约63%,等于GDP收缩约3.8%。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绝对是台湾经济近几十年来最大的危机,」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对BBC中文说,台湾经济以出口贸易为导向,关税对台影响「非常严峻」。
3月,台积电刚刚和特朗普一起宣布对美追加千亿美元投资。当时坊间讨论热烈,有声音认为此举能避开特朗普关税威胁,甚至促进台美关系,换来友好对待——现在半导体投资项目仍在推进,但32%的高税率让台湾未能感受到优待。
BBC中文采访三位专家学者,探讨在重税下,台湾社会反映如何、哪些行业首当其冲?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冲击,台湾政府未来方向何在?而美方对台施重税的举动,是否再一次反映了台美关系的脆弱?
伺服器、电脑出口首当其冲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伺服器、电脑、电子零组件出口在高关税下首当其冲。
过去数年,台湾对美国有着高额贸易顺差。以2024年为例,台湾对美国出口达1,16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739亿美元,是美国第六大贸易逆差来源地。
在特朗普的「关税日」来临前,台湾有不少分析者研判关税风险。根据台湾财政部数据,台湾2023年平均名目关税税率约6.5%,故有分析预估,美国对台最多实施10%关税。
32%的高税率引发台湾社会激烈讨论。翁履中向BBC分析,各界的反应可以分两个层面看,第一是关税「确实很震惊」。
「毕竟美国是(台湾)主要的对外贸易国的两个之一,(另外)一个是中国,所以对台湾来说从产业面、从贸易的角度、外贸的角度,理性来看就已经是很冲击了。」
根据台湾经济部数据,2024年对美出口量排名第一的是包括电脑、伺服器在内的「自动资料处理机」及其零件,占比超过46%,金额达514.94亿美元。第二名则是积体电路,占6.65%,再之后的是路由器和交换器。
台湾的伺服器、电脑、电子零组件出口在高关税下首当其冲。
4月4日,行政院长卓荣泰在记者会上表示,据评估,影响最深的行业是电子资讯、钢铁、金属、机械、汽车与零组件、建材、家电等。而在蝴蝶兰、毛豆、茶叶、鲈鱼等渔农出口部分,则有消费市场缩小的忧虑。
在关税出台当日,彰化县议员吴韦达、施佩妤等人紧急召开记者会,表示已经收到多位企业反映担忧关税造成的冲击。台湾的彰化县聚集传统产业,包括自行车零件、机械设备、金属加工、钢铁螺丝帽等,出口主力依赖美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被征收46%以上的高关税,在当地设厂的台商也会受到连带冲击。
「疑美论」下台湾民心再受打击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近年两岸关系紧张,台美关系成为台湾民众关心议题的重中之重。
除了经济受到重挫,翁履中说,社会的讶然还来自情感层面的落差。
近年两岸关系紧张,台美关系成为台湾民众关心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 民进党也屡次表示「台美关系来到史上最佳」,但在这论述背景下,超预期的重税就冲击了台湾民心。
「国际政治上,各国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来决定它的外交政策,」翁履中说,台湾总是对美国有「过高的乐观期待」。台美关系虽然有友好的部份,但重点在于能否影响美国的决策。
「过去,也许有一些传统的政治人物会念在旧情,或者念在一些政治传统的连结,」但他强调特朗普并不是传统的政治人物,「他会说台积电董事长是一个好人、台积电是很棒的公司,可是他更重视的是你要来美国投资。」翁履中说,只有美国利益,特朗普念兹在兹的事情。
台湾人目睹特朗普处理乌克兰问题后,民间弥漫「疑美论」情绪,担心现在的美国是否还能护卫台湾。如今出乎意料的重税,翁履中觉得,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其实会有恐慌感」。
但他认为这是好契机。在特朗普上任之后,每一个国家都在重新审视自己跟美国的关系、思考怎么重新调整,如果正面去看,这是台湾民众重新认识世界、反思台美关系的机会。
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有另一种看法,「我觉得(关税)没有太令人意外。」
庄嘉颖说,特朗普从竞争开始,已在演讲中不断重提要提高关税,虽然最后关税是按逆差来计算,「但他要课关税这件事已经讲了很久」。在他看来,世界之所以对关税感到惊讶,是因为不少人在「自我催眠」,「他们自己希望特朗普谈关税只是吓唬人,只是为了要交易,不会真的去实行」。
他不认为台美关系「真的那么脆弱」,「特朗普政府说跟以色列关系多好,还不是要课17%的关税,不是最低的10%。」特朗普关税的目标是全世界,「你看全世界反应都是这样的,台湾并不例外。」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税率将在9日生效,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有没有办法坐到谈判桌上。
台湾能坐上谈判桌吗?
新一轮税率将在9日生效。台湾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曾在声明表示关税强烈不合理,包括关税计算方式、科学依据不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关税税率方式是把「该国对美的贸易顺差」,除以「对美出口额」再折半得出。
不过翁履中说,关税如何被计算出来不是重点,因为它只是一个「谈判的起价」,「它本身设计的只是一个借口,是在找一个合理性,让它在谈判桌上跟你谈判的时候有个起点。」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曾敦促贸易伙伴不要报复,预计将启动多边谈判。
现在各国正在排队坐上谈判桌。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DSET)经济安保组海外研究员何明彦对台美协商结果抱有希望。他提到美国对墨加实施的关税,在生效相隔一日就宣布豁免,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有没有办法坐上谈判桌。
「现在前面在排队的,欧洲、日本等所有国家都要跟它(美国)谈,所以我自己是比较担心台湾政府有没有在做这个事情。」何明彦说。
翁履中也持同样看法,「对特朗普的团队来说,很显然他们心中是有排序,就是哪一个国家比较重要」。他直言,台湾恐怕在排序名单上并不靠前,所以现在是台湾是依赖「友谊」的时间点。
「在美国国会,『台湾连线』(Taiwan Caucus)有两百多位议员,现在是不是能够发挥真正的交情,来让台湾的排序变成比较靠前,可以早一点来进行谈判。」而在坐上谈判桌前,翁履中强调台湾政府更重要的工作,是看清自己有什么筹码,能把32%的税率努力拉回合理的范围。
他又认为,台湾政府的目标应该至少把关税与日本(24%)、韩国 (26%)看齐,否则台湾的竞争优势会在两国的竞争之下完全落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3月3日,台积电宣布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台湾还有筹码吗?
目前,台湾行政院表示已指示经贸谈判办公室,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说明。但在行政院Facebook专页相关帖文下,一名网友留言:「台积电都送对方了,还有筹码跟美国谈吗?」
被视为台湾的「护国神山」的台积电3月3日宣布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连同之前投资合共达16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大单项外国直接投资。当时消息在台湾社会触发批评,担忧台湾防卫力量被削弱。
4月3日,路透社报导指,美国晶片厂商英特尔(Intel)再与台积电达成初步协议,计划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经营晶圆制造厂。
台湾还剩什么筹码?翁履中说,台湾有很多像精密机械、工具机等的「隐形冠军」有潜力变成筹码,在短期谈判上,政府需要集思广益,把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结起来讨论。
在中长期上,不少中小企业制造业或抵不住关税压力,考虑到美国投资。台湾政府需要协助中小企业到美国顺利落地,思考如何把获利回流台湾。
最后长远而言,台湾还是得赶快找到半导体之外可以成为经济支柱的产业。
美国最后真能从关税得益?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多位专家学者均警告,极端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国内通膨加剧,损害美国经济与市场稳定。
搬到美国建厂生产,或者被征收高关税,是特朗普给予全球企业的两个选择。目前各国均忙着想办法适应或制衡,但美国是否真能独善其身,坐享其成?
事实上,多位专家学者均警告,极端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国内通膨加剧,损害美国经济与市场稳定。何明彦也说,目前加墨未受对等关税影响,台湾企业更多可能会迁徙到墨西哥,这就让特朗普的算盘无法打响。
可以看到的是,在特朗普宣布新关税的第二天,全球股市已经暴跌。投资公司亨德森集团(Janus Henderson)多元资产全球主管亚当·赫茨(Adam Hetts)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谈判展开,美国政府对现实经济痛楚的承受能力有多高。
台美谈判进程未知,但行政院已祭出拯救方案。4月4日,行政院长卓荣泰宣布针对出口供应链,提出9大面向、20项措施的协助方案,合共880亿元新台币。他还表示将邀请国会朝野共商国是,望用最大的共识、最快速度编列特别预算,完成重要工作。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