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2日 25.7°C-28.6°C
澳元 : 人民币=4.6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冯道:历史评价的两极分化——从“不知廉耻”到“圣贤”

18小时前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中国五代十国这一历史动荡时期,冯道以其独特的政治生涯和复杂的个人形象,成为了后世评价中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称他“不知廉耻”,是频繁更换门庭的无耻之徒;也有人将他视为“圣贤”,是乱世中难得的智者。

一、冯道的生平与成就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人。他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十位皇帝,期间还曾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世称“十朝元老”。在政治上,冯道表现出色,被誉为“官场不倒翁”。他不仅在政治上屹立不倒,还开创了官刻图书的新局面,雕印《九经》,使官刻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刻书系统之一。

二、历史背景与争议来源

冯道:历史评价的两极分化——从“不知廉耻”到“圣贤” - 1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冯道的政治选择和行为方式自然成为了后世争议的焦点。一方面,他频繁更换门庭,为多位皇帝效力,被一些人视为“不知廉耻”的典范;另一方面,他在动荡的局势中努力维护国家稳定,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感,又让一些人将他视为“圣贤”。

三、后世评价的两极分化

负面评价:

欧阳修、司马光等北宋史学家对冯道持负面评价,认为他“无廉耻”,甚至称其为“奸臣之尤”。这种评价主要基于冯道频繁更换门庭的政治行为,以及在某些时期可能存在的政治妥协和妥协行为。

正面评价:

近代以来,一些学者对冯道的评价逐渐趋向多元化。他们认为,在五代十国这一频繁更替的时代,冯道的选择并非简单的忠奸之分,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作出的复杂决策。李敖、葛剑雄等学者指出,冯道在危机时刻的选择可能拯救了无数百姓,显示出他作为政治家的智慧与责任感。

四、综合评价:乱世中的智者与争议人物

冯道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其复杂的历史评价反映了忠诚与权谋、道德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他的生平和事迹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动荡的局势中,他努力维护国家稳定,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感;但同时,他的频繁更换门庭和某些政治妥协行为也让他成为了后世争议的焦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