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患流感去世,比大S更让人警醒(组图)
人生无常,免疫为王。
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01
如果不是《新周刊》那篇文,女编辑吴玉燕的逝去,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2月15日,吴玉燕去世的第11天,她生前的老东家《新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
《无声守望
图源《新周刊》
文章以素简深情的笔触,讲述了在《新周刊》担任16年校对编辑的吴玉燕,去世的噩耗。
她是二胎妈妈,二胎孩子刚满1周岁;
今年1月,她确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
患病10天后,她转进ICU,但病情急剧恶化,她猝然离世;
同事和读者都无法接受这个噩耗,明明春节前还和她一起工作,还看她校对的最后一期杂志;
她工作16年,是单位的老黄牛,朴素,正直,低调,严谨,身上有股文字编辑必不可少的较真与执拗;
她因工作性质经常上夜班,生前微小且朴素的愿望,不过是能像正常人那样,能早早乘上傍晚的地铁回家……
流感带来的死亡,如此凶残。
没有异国旅游,没有明显基础疾病。
但41岁的女编辑吴玉燕,没有比48岁的女明星大S,更幸运。
同样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永远留在这个春天。
而吴玉燕的逝去,因更靠近普通人,也更具有警示性。
大S本身的明星效应,还有她两段婚姻里自带的争议性。
让人们陷入死亡之外的情感议题中,无暇凝视死亡本身
倒是昨日,吴玉燕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后。
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自媒博主和热心网友,以专业知识和亲证亲悟,科普甲流和乙流的凶猛,强调流感疫苗注射的必要性。
以及有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础疾病家人的人们,当如何当好家庭的守护神。
这是普通人吴玉燕,以猝逝背影,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平凡的她,如我们家人、朋友、同事,以及我们自己。
所以才让平凡的我们,更能够感同身受地提高警惕,直面隐患,未雨绸缪。
02
李月亮 ☽
其实,早在吴玉燕患流感去世前,就有一位叫梁佑诚的男演员,因身患流感,在大年初二晚上不幸离世。
年仅27岁。
梁佑诚是四川人,参演过《卿卿我心》《唐女小霏》《幻乐森林》等古装剧。
知情人透露,梁佑诚一开始以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身体出现极度不适后赶赴医院。
但到医院后,病情迅猛发展,最后抢救无效离世。
“流感病毒入侵了他的中枢神经,导致猝死。”
梁佑诚逝于2月1日。
比大S去世还早一天。
只是他名气不够大,讣告发出后恰好大S去世霸屏,故并没有太多人关注。
如今回首,更加令人感慨。
其实普通人和小角色的悲欢,才是大众最该端详的参照物。
你我皆凡人,应怜草木青。
03
李月亮 ☽
昨日临睡前,又看到32岁女博士、大学讲师石召君病逝的消息。
石召君是中国计量大学的老师,曾在南开大学攻读硕博。
她是2月8日猝然离世的。
老家山西的亲朋说,病逝之前,她还在积极筹备自己的婚礼。
而且这个是“全村第二个博士”的女孩,12岁时父母因意外事故不幸双亡。
她和弟弟是奶奶抚养长大,靠当地政府的救助和补贴,一路苦读一路优秀。
关于她的病因,我查了很多新闻报道,均未公开披露。
只是在一个知情人的帖子里,看到残忍的两个字:
肺癌。
帖子下,不少人接龙回复:
“新冠肺炎后,身边不少人的肺都不好,感觉大家的免疫力也大不如从前了。”
我也经常听身边人讲这种感受。
新冠之后,似乎很多人都元气大伤。
免疫力变差,身体倍感虚弱。
动不动就病毒感染了,拖一拖又转肺炎了。
一到冬天,家里或者办公室总有咳嗽声。
所以吴玉燕、梁佑诚、大S的离世,也再次提醒我们:
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
但很多人似乎都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低免疫力状况里。
所以务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不要轻视“小小”的流感。
如果身体出现严重不适,万万不要拖延大意。
不管是什么时间,身在何处,都要及时就医。
哪怕没有基础疾病,也不要过分自信。
当下的每一天,都要认真聆听我们自己肉身和心灵发出的种种信号。
把身心健康放到第一位。
人生无常,免疫为王;
向内修行,岁岁安康。